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墅集

西墅集

十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字子启,号西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殿试第一,授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赠礼部左侍郎。曾棨工书法,其为文如泉涌,才思奔放,下笔千言立成,一泻千里。时人评其诗文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锦绣烂然,可玩可悦,状写之工极其天趣”。其诗作直逼唐人,当时馆阁中诸大制作,多出其手。所作碑铭、序记、表传、诗赋流布远迩。但观其集中,往往一题作百首,直以才气用事。有些诗句则不耐推敲,多为速成所误。是集为万历中永丰知县吴期炻所选,凡十卷。据金氏《文瑞楼书目》所载,亦作十卷,但云为曾棨和王洪之合稿。可能十卷中,棨之文字仅占一部分。又朱彝尊辑《明诗综》时曾选用棨的《巢睫集》,而四库馆臣所见正是朱氏家藏本,疑《巢睫集》既是《西墅集》中一种矣。《巢睫集》今有明钞及钞本传世,均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 春秋日食星度表

    一卷。清张冕(详见《春秋至朔通考》)撰。该书对《春秋》中所见日食、星变加以考订,列表说明。有清嘉庆年间刻本(与《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表》合刊)。

  • 墨妙轩法帖

    四卷。清高宗敕蒋溥等辑,即《三希堂法帖》续帖,成于乾隆二十年。《三希堂法帖》刻成后,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款式等与《三希堂法帖》相同。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

  • 伤寒心要

    一卷。金镏洪(生卒年不详)编。镏洪号瑞泉野叟,都梁(今湖南武岗)人。学术上尊崇刘河间之学。此书即敷衍刘河间之说。书中首列伤寒心要论,又载有双解散、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凉膈合小柴胡、大柴胡合黄连解毒

  • 而庵诗话

    一卷。清徐增(生卒年不详)撰。徐增,字子能,号而庵,长洲(江苏苏州市)人。生活于清初。徐增有《说唐诗》二十二卷,其卷首为《与同学论诗之语》。张潮辑《昭代丛书》,收入此《与同学论诗之语》,改称《而庵诗话

  • 穀梁注

    一卷。晋刘兆(详见《公羊注》)撰,清龙璋辑。据《晋书·儒林传》称,刘兆鉴于《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于是“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作《春秋调人》七万余言,又作《春秋左氏全综》

  • 临汉隐居诗话

    一卷。宋魏泰(详见《东轩笔录》)撰。是书专论唐宋诗人的诗歌创作。卷中编次,记事与议论相间。然每及诗人,于唐则推崇杜甫,而贬斥白居易、元稹、孟郊、贾岛;于宋则独推王安石之佳句,而恨欧阳修之诗缺少余味,讽

  • 掌录

    ① 二卷。清陈祖范(详见《经咫》)撰。是书乃祖范札记考证事物立名的取义,解释古书中词语的意义,辑录前人诸书的文段,以备查寻阅读。全书多摘取收录众人的论述观点,不加评论,罗列堆积。后因其门生弟子互相转抄

  • 诗古音

    三卷。清杨峒撰。峒山东益都人。生平事迹不详。是编取《诗经》中入韵之字逐次标列,凡异读者注顾炎武、江永二家音于其下,时又参以己见补其未足。今只存稿本。

  • 学易堂笔记

    一卷、二笔 一卷、三笔 一卷、四笔 一卷、五笔 一卷。明项皋谟(生卒年不详)撰。项皋谟,字懋功,自称酉山居士,嘉兴(今属浙江省)人,郑履淳之婿。著有《学易堂笔记》等。此书是项皋谟所作之札记。分为五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