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衡斋算学

衡斋算学

七册。清汪莱(1768-1813)撰。汪莱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他自幼家贫,但酷爱学习,年十五,补府学生员,二十岁后,读书于吴县(今苏州)葑门外。在学术上颇受学者江永、戴震影响,他力通经史百家及推步历算之术,著有《衡斋算学》七册,殁后其门人夏燮收集遗稿刻成《衡斋遗书》九卷即:《覆载通几》、《参两算经》、《乐律逢源》、《考定磬氏倨句令鼓旁线中悬而悬居线右解》、《校正九章算术及戴氏订讹》、《今有录》各一卷和《衡斋文集》三卷。1796年汪莱为演推五大行星“伏见”问题著《弧三角形》,即《衡斋算学》第一册,他在此册中系统讨论了球面三角形有无解的条件。对任意球面三角形,已知两边及一角或两角一边的求解,各列出了二十六种情形讨论;对球面直角三角形,讨论了九种有解的情形并给出了具体解法。第二册撰于1798年,论勾股形,讨论了已知勾股相乘积与勾弦和常有二解的情况。1798年秋第三册完成,专论已知一弧的通弦求五分之一弧的通弦。1799年撰第四册讨论球面三角形只有一解的条件,共得定理四十条,他说:“弧三角之算,穷形困难,设形亦难”。对于已知球面斜三角形边角六元素中任意三个,求其余元素,他分六种情形讨论:已知三边,已知三角,已知二角及夹边,已知二边及夹角,已知两边及对角,已知两角及对边。汪莱在第、四册中对球面三角形有无解所作的系统讨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801年汪莱去扬州馆秦恩复家,研究了秦九韶正负开方术和冶的天元术,撰第五册专论解代数方程。他列举了二十四个二次方程和七十二个三次方程的例子,讨论其正根的数目,得出二次方程可能有一或两个正根,三次方程可能有一——三个正根,与方程各项系数正负号之间的关系。无正根则不予讨论。他认为只有一个正根的方程,其根的数值是确定的,是“可知”的;多于一个正根方程的答数不唯一,是“不可知”的。而秦的《数书九章》和李冶《测圆海镜》中对高次方程不加分析的取某一根数为答数是片面的。他还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801年,汪莱将第五册寄给焦循,焦与李锐共同审核,李锐将汪的结果推广到了高次方程,得出三条结论。同年汪莱又撰论已知一弧的通弦求其三分之一弧的通弦,连同李锐《第五册算书跋》,自己对李锐三条的意见和焦循《第五册算术记》合刻为第六册。1805年撰第七册进一步钻研代数方程论,阐明:如果高次方程可以分解为几个低次方程,则这几个低次方程的正根即是该高次方程的正根。这在当时中算方程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创见。值得指出的是,第四册中《递兼数理》论述的组合数性质与计算公式,在中算史上亦是空前的。汪莱的成果虽晚于西方,但全凭他独立钻研,不为宋元名家结论束缚,开辟了清代方程论研究的新方向。该书二卷本有1798年巴树珏刊首卷本;六卷本有1801年汪延麟刊六卷本,1897年贵池刘世珩《继庵丛刻》红印本;《衡斋算学》七卷本有1854年夏燮鄱阳县署刊本,1834年《遗书合刻》本,1892年汪廷栋重刊《算学遗书合刻本》,《嘉树堂六九书榭》刊本,《聚学轩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救荒备览

    四卷。清劳潼撰。劳潼,字润之,号莪野。广东南海人。乾隆举人。官国子监学正。著有《四书择粹》、《孝经考异》、《读史随笔》、《荷经堂稿》。是书卷一录王汝南《赈恤纂要》,卷二摘录蒋伊《臣鉴录》“在官事实”六

  • 宋学商求

    一卷。附录一卷。明唐枢(生卒年不详)撰。唐枢,字惟中,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李福达罪,斥为民。少从学于湛若水,深造实践。又留心经世略,九边及越、蜀、滇、黔等险阻

  • 南野堂诗集

    七卷。首一卷。清吴文溥(1738-?)撰。吴文溥,字博如,另号甚多,有淡川、瓜牛舌,小芙蓉山人,苍玉道人等。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其人仕途淹蹇,四十六岁时,逢乾隆六度南巡、曾诏试,献四言诗九章,不久放

  • 难经悬解

    二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认为《难经》著于《素问》之后,《灵枢》之前。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不载之内容,况旧本多有舛误,于是取《难经》逐文逐段加以诠注,多所更定。又以《素问》、《灵枢》

  • 纂修即墨县志

    二卷。佚名纂。康熙十一年(1672),朝庭命各省普修邑志,即墨知县乃奉命修志,遂成新志。《纂修即墨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剜改明刻本。此志板刻质量极差,残缺漫灭,几不可读。其体例大部分承袭旧志而作

  • 乐陶吟草

    三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万历初(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县知县。舜牧著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集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其曾孙淳显所刊

  • 尚书古字辨异

    一卷。清李调元辑。此书因日本山井所著的《七经孟子考》写本中,有《尚书古字考》一册,大都是从金石资料及隶、篆各书之有关《尚书》者中纂集、摘录出来的。李调元又从各种书籍采集古字,与日本本加以校雠,写成《尚

  • 南宋文范

    七十卷。《外编》四卷。清庄仲方(1780-1857)选编。庄仲方字芝阶,秀水(浙江嘉兴市)人。嘉庆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映雪楼文稿》、《碧血录》。编有《南宋文范》、《金文雅》等。此集为宋代诗文总集。

  • 救偏琐言

    十卷。清费启泰(生卒年不详)撰。费启泰字建中,湖州(今属浙江)人。少攻儒学,科举不中,遂转攻医学,精于痘疹。费氏认为痘疹流行与天时有关,拘于古法,不免误治,于是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此书专论痘科,

  • 小孤山诗集

    一卷。明陈恪(约1607前后在世)编。陈恪字克谨,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安徽宿松县知县。是编乃陈恪于弘治七年(1494)因修小孤山庙落成,偕寮友登半山亭,见古今题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