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蕲水县志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迁刑部员外,殁于京。著有《菊庐快书》、《菊庐诗文集》。县志创修于明正德间知县胡奎,二修于弘治初县令程昌,三修于嘉靖时教谕萧璞,四修于万历县令阎士选,传本极少。清顺治十三年(1656)刘佑莅任,搜求旧志,散失无存。邑人易有象进一册,也是残篇废阙。记事至明隆庆时止,然明代典章以万历时最盛,阙而不书,后将无据,刘佑乃延杨继经等,远索残碑遗迹,近征故志旧闻,及名流撰述,野乘流传,历一年而书成。顺治十四年(1657)刻印。此志于疆域形胜变迁,田赋户口增减,邑牧里籍政教,乡贤名号爵秩,孝义节烈足备采献,古文诗歌有关县治,皆悉毕具。唯表或志,体例不一,形胜列于天文地理之前,典籍列于杂志异闻之次,编次未免失序。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多祺修,郭光庭等纂。多祺,字介寿,汉军,附生,官蕲水知县。郭光庭,本县举人。蕲县旧志续修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县令苏扎哈。咸丰同治间粤捻军活动。邑乘犹存,将及百年未曾补辑。其间政教风俗,忠义节烈之可传者,关于县治极为重要。光绪四年(1878),多祺延郭光庭等人,广加搜采,历二年书成刻印,此志纲沿袭苏志,无所改易,五十七子目,也与苏志同。沿革、星野、疆域、物产悉仍其旧,山水、古迹、间有增加,桥梁、津渡,苏志多有遗漏,此志采访甚多,有关义举者,分条增入。蕲水县地当要冲,兵燹频经,民间抗战捐躯者代不乏人,有本邑人殁于外乡,有外乡人殁于本县,此志增殉难一门,事迹未能尽载,汇存姓氏著于篇。更增寿考一门,也唯苏志所无。此志根据苏志,提纲挈目,具有条理。各类选录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前事,非确有明征,与事关重大者,概不补入。裁前志冗者,详略者,其漏且滥者不取。

猜你喜欢

  • 埤雅广要

    四十卷。明牛衷撰。牛氏为千户,生平不详。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未惬于中。乃条

  •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四十四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在位十年。死后谥孝章皇帝,庙号宣宗。宣宗于1426年即位,建元宣德。宣宗天资聪慧,善诗文,长歌短行,下笔即就。著有《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 南唐近事

    一卷。宋郑文宝(详见《江表志》)撰。书前有自序,题太平兴国二年作,即未仕宋时所作。郑文宝于南唐灭亡以后,有志于国史,搜集旧闻,将有关朝政大事,编为《江表志》。其余丛谈琐事则编为此书。记五代后晋天福二年

  • 余清斋帖

    二十四卷。明吴廷(生卒年不详)辑。吴廷(即吴廷羽),字左干,安徽休宁人。吴廷羽善画佛像。其子吴用卿喜收法书名画,吴廷羽便据之编辑《余清斋帖》。该帖正帖十六卷,续帖八卷,其中所收书迹多经董香光和杨明时鉴

  • 明人文断

    不分卷。未著撰者名氏。本书皆采掇前人论文之语,抄录而成。所引如《纬文琐语》、《湖阴残语》之类,世已无传,颇有足资考证者。然舛误冗杂,亦复不少。如所引杜牧一条,本是《李贺集序》所言譬贺之诗,而误以为泛论

  • 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

  • 诗经古音

    四卷。宋吴棫(约1100-1154)撰。吴棫字才老,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据徐蒇《韵补庐》称,棫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

  • 凌溪集

    十八卷。明朱应登(1477-1526)撰。朱应登,字升之,号陵溪,宝应(今江苏宝应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历陕西提学副使,迁云南左参政,后罢归。著有《凌溪集》。

  • 爻山笔话

    十四卷。清苏时学撰。苏时学生平事迹见《墨子刊误》。此书主要考订经史、评论诗文等。全书共分十四卷,前三卷杂考经史;第四卷考订《穆天子传》、《石鼓文》、《竹书纪年》、《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

  • 太白阴经

    八卷。唐李筌撰。李筌,两《唐书》无传,其籍贯、生卒年月皆不详。惟宋贾善翔《集仙传》称其曾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约为唐玄宗至唐代宗(713-779)时人。又《神仙感遇传》曰“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