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蒙古新字百家姓

蒙古新字百家姓

一卷。宋陈元靓(生卒年不详)撰。陈元靓自署曰广寒仙裔。福建崇安人。宋理宗时,隐居龟峰之梅溪。著有《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博闻录》等。此《蒙古新字百家姓》题名为蒙古文,为《事林广记》丁集第十卷。部目题曰蒙古篆字。其实此百家姓字乃蒙古正书,并非篆体。据《玉照新志》,乃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赵为宋朝皇帝之姓,故列在首位,而次之以钱。孙是忠懿的正妃,再其次是南唐李氏。周、吴、郑、王,皆武萧以下的嫔妃。此书所收单姓,自赵、钱、孙、李至盖、益、桓、公,共四百零八姓。复姓自万俟、司马、至司徒、司空,共计三十个。其数目与《戒庵漫笔》所言相同。其取舍排列,都是以门第为重。但是,汤阴岳氏,为中兴名将,其功勋名望,妇幼皆知,编中却唯独没有“岳”姓。而秦姓位置,排在第十八位。三十个复姓中,又以万俟居首,作者的用意,是很明显的。此蒙古本汉字,与现世坊本,及《戒庵漫笔》所记,无甚差别。只有匡、桓等姓,避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桓的讳,写作“”、“柏”。而和、穆、萧、尹等十六姓,此本排在计、伏、成、戴等二十四姓之后。盖、益、桓、公下,加入勿、商、归、迟四姓。万俟等复姓,此本只十五。其蒙古字则用元世祖至元六年,国师八思巴所造之国书,即当时所谓的蒙古新字。编中各字,均为正书楷体。但其中也有错误之处。或许由于后人不识蒙文而造成的。有日本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本。

猜你喜欢

  • 颍上风物记

    三卷。清高泽生纂。高泽生,字孔霖,清初颍上人。泽生少有文名,为诸生,县令常翼圣重其人,资之以入国学,卒不第。乃南游吴越,逾岭南,归以著书娱老。为文有法度。著述除此书外,尚有《南游日记》四卷。据道光六年

  •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生卒年不详)撰。许谦字益之,号白云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幼孤力学,受业于元代名儒金履祥,为宋王柏再传弟子。终身不仕,晚年至诚讲学,从游者达千人之多。著述除《诗集传名物钞》外,还有《读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国政贸易相关书

    二卷。英国法拉(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家宝笔述。法拉始末未详,据书前自序知他曾任英国法官,其书成于光绪九年(1883),伦敦麦密兰印书会曾向法拉约稿撰写此书,并托遮风

  • 青箱堂文集

    十二卷。《诗集》三十三卷。清王崇简(1602-1678)撰。王崇简,字敬哉。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灭亡后,携家人南游江浙。顺治三年(1646)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因

  • 近报丛谈平虏传

    二卷十九节。不题撰人,书首序署吟啸主人。据序文内容,吟啸主人当即本书作者,不知其真实姓氏。书叙明末崇祯年间满清入犯之事,序中有“今奴贼已遁,海晏可俟”语,则书当成于崇祯三年(1630)。每节有题目,概

  • 炉火鉴戒录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俞琰所著之书,多阐明玄学。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强调为之者未必成,而致祸者十之八九。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自序称“兵后槁,不复存,姑举其略”。《四库提要》

  • 寄园寄所寄

    十二卷。清赵吉士(1625-1703)撰。赵吉士字天羽,安徽休宁人,顺治八年浙江乡贡进士,康熙七年授山西太原府交城知县。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如提倡种柳,凿龙门渠,灌溉田地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

  • 词学集成

    八卷。清江顺怡(约公元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1875-1908)曾为县丞,在浙江候补。他工于词,有《愿为明镜室词》行世,又有《续红

  • 难经

    见《难经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