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心堂集
二卷。明王尚文撰。王尚文,字宝江,真定(今河北石家庄)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武进士。累官福建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都督同知。著有《荩心堂集》。此集共二卷,所录为当时奏疏、扎启,附以赠言、寿序之类。故称《荩心堂集》。以《征蛮纪略》为子目。然韦王朋与堡兵争斗之由,及要挟东瓯、大产诸蛮之事实,书中多不一叙。又十寨先后分合开设事宜,亦未能备载。均不及《明史·土司传》及《广西通志》之详实。不是纪事之书,与《纪略》之名也不相应。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二卷。明王尚文撰。王尚文,字宝江,真定(今河北石家庄)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武进士。累官福建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都督同知。著有《荩心堂集》。此集共二卷,所录为当时奏疏、扎启,附以赠言、寿序之类。故称《荩心堂集》。以《征蛮纪略》为子目。然韦王朋与堡兵争斗之由,及要挟东瓯、大产诸蛮之事实,书中多不一叙。又十寨先后分合开设事宜,亦未能备载。均不及《明史·土司传》及《广西通志》之详实。不是纪事之书,与《纪略》之名也不相应。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十卷。《紫藤花室骈文》四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同治进士,官户科掌印给事中,生卒年及藉里失详。道光以后,清代治古文者,多师法桐城,以方苞,姚鼐为宗。桐城古文,律严制雅,但
①二卷。明朱学介纂。朱学介,河北冀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任兴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始修志书。朱学介在自序中云:“稽诸图史,辨夫水经,参诸旧编,而邑之始末以详,或仍其旧,或增其新,舛讹者正,
一卷。清孔继涵(1739-1783)撰。继涵字体生,号蕻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专攻《三礼》,尤精历算,校刻《微波榭丛书七种》及《算经十书》,皆称精本。著有《春秋
五卷。清纪容舒撰。纪容舒字迟叟,号竹厓,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通音律,尤精古韵。尚著《玉台新咏考异》、《杜律疏》等。孙愐《唐韵》久佚,北宋雍熙三年(
八卷。清任大椿(详见《深衣释例》)撰。书首有阮元序,略言:“元居在江淮间,乡里先进,多治经之儒,若兴化顾进士文子(九苞)、高邮李进士成裕(惇)、宝应刘广文瑞临(台拱)、兴化任侍御子田(大椿)、高邮王黄
十卷。清马逵道纂修。马逵道字鹭蓉,江苏武进县人,出身进士,历任陕西汉中府知府,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顺治十七年(1660),任河东运盐使司运使。按运城地处解州、安邑之中,为古路村地。因其地有盐池,故特设
八卷。明程达(生卒年不详)撰。程达,字顺甫,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此书取先哲格言善行,分类编次,共八卷,分六十个子目,体例割裂冗杂,颇无伦次。《凡例》
十二卷,明贺祥撰。贺祥字长白,长沙(今属湖南省长沙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史取》共分成六类:曰世诠、曰世评、曰经世、曰性行、曰成务、曰杂记。六卷之下又分成四十八个子目,虽为史评类,在体例上却与说部相类
一卷。清喻怀信撰。怀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乃其父喻元升之生平。元升字登瀛,广西南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历任直隶雄县、延庆州、灵寿、容城、大名等知县
见《广名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