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茌平县志

茌平县志

①四卷。清王画一修,张翕纂。王画一,河北广宗县人,贡监出身,顺治十八年(1661)任茌平县知县。张翕详见康熙《博平县志》。按茌平旧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年(1582)前令王国弼,再修于万历三十年(1602)邑令吴道明,此志为三修。其上距吴道明志已五十余年,中经变迁,其间灾祥休咎、吏治臧否、风俗变化、人文衰盛及户口增消、国赋盈缩,历年越久,无所笔记,文献则将湮没。王画一宰茌平县,乃聘邑人张翕,委以编葺,采辑搜询,不数月新志告竣。《茌平县志》康熙二年(1663)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天文、赋役、户口等,卷二人物、职官等,卷三至卷四艺文。此志体例不完备,内容极为简略。然其极重视人口、赋役,记述尚详。②五卷。清王世臣修,孙克绪等纂。王世臣,贡生出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茌平县知县。孙克绪,邑人。王世臣掌茌平,因取旧志阅之,见时距前志之修,已四十余年,此数十年间,所存简册,大多散失,深惧此后更难网罗,决意及时修纂。此时本邑诸生复请重修邑志,乃命诸生中之俊彦者,广搜博采,历时数月而告竣。《茌平县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此志基本承袭旧志,略有增续而已。其中疆域、方物,全部依照旧志,山川、形胜略有增改,风俗、艺文更续较多。然旧志的舛错,也相沿承。

猜你喜欢

  •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

  • 王石和文集

    清王珻(约1720年前后在世)撰。王珻,字石和,又字韫辉。孟县(今河南孟县)人。康熙五十九年(1706)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本集无卷数,多为议论文,但所记历史事实虽与正史多有不合,但笔意纵横,颇有气

  • 桂氏遗书十五种

    六十五卷。清桂文灿(1849-1886)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乙酉(1849年)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选湖北郧县知县,十年(1884年),建议政府加强军队、操练士卒,宣讲守御方略有

  • 诗解正宗

    四卷。清肫图(生卒年不详)撰。肫图字溥仁,清宗室。著有《理象原解》、《书经直解》及《诗解正宗》。此书概因小序简要而世宗皇帝钦定之书又卷帙浩繁而往复涵泳辑录而成。此书以大序、小序列于篇首,而后随文释意,

  • 李文正公年谱

    七卷。清法式善编撰。式善字开文,蒙古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进士,官至侍读。该谱记明朝李东阳事迹,东阳为明弘治、正德间大臣,卒谥文正。该书搜罗广博,几于巨细不遗。现有嘉庆九年(1804年)重刊本

  • 江人事

    四卷。明宋佚编撰。佚原名之盛,字未有,号星子,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研治宋儒之学,以明道先生为宗。战乱之后隐居髻山,人称白石先生。该书以临汝章于今汇集的《诸忠节传》为蓝本;按类编排删定而成。所谓

  • 九华纪胜

    二十三卷。清陈蔚撰。陈蔚,著有《齐山岩洞志》(详见《齐山岩洞志》条)。九华山志,旧有明苏万民、顾元镜、清吴光锡、李灿等人先后所撰数种。陈氏以旧志多有欠缺,故订伪补漏,徵信阙疑,删繁词,益近事,而成此书

  • 周易述传

    ①清丁裕彦所著易学著作。十卷。丁裕彦,字毓清,山东潍扬县人。此书从经文本义出发解释经文,认为伏羲之卦即是经,故把它列在经文之前,并用孔子之言解释文王彖辞、周公爻辞。同时参同周易朱注,凡是经传辞后所列音

  • 广川画跋

    六卷。宋董逌撰。董逌生平,详见《广川书跋》。是书与《广川书跋》作于同时。《广川画跋》前后六卷,收录古今画共计一百三十六幅,其中卷一收“封禅图”、“武皇望仙图”、“东丹王千角鹿”、“吴王地狱变相”、“列

  • 孟子章句

    一卷。汉程曾撰。曾字秀升,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汉建初三年(78)举孝廉,迁海西令。曾著《孟子章句》,不详卷数,此俱见于《后汉书·儒林传》。是书已佚于隋以前,故《隋书·经籍志》不著录。惟宋熙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