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十卷。南宋刘昌诗(生卒年不详)撰。刘昌诗字兴伯,清江(今湖北恩施)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此书第七卷“仙卜”一条,称开禧乙丑(1205)“予窃太常第”,可知刘昌诗于宁宗开禧元年登进士第。后曾为县令、监华亭芦沥场盐课等官。在任华亭芦沥场盐官时,自谓“自卖盐外,无他职事,官居独员,无同寮往来,僻在村疃,无媚学子相扣击”,“惟翻书以自娱,凡先儒之训传、历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之迁变,皆得溯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惬其心,则纡轸而勿敢释,旁稽力探,偶究竟其仿佛,则忻幸亦足以乐,久惧遗忘,因并取畴昔所闻见者而笔之册”(《芦浦笔记》刘昌诗自序),以成是书。因芦浦为华亭芦沥场廨宇之寓所,故定书名为《芦浦笔记》。是书为笔记体裁,一事一记,共一百多条。所记有据,考证精核,多纠吴曾《能改斋漫录》之失,所论泥轼、屏星、金根车、诸葛亮表脱句、孙叔敖碑舛讹、欧阳修误题多心经、杜甫诗错简等,皆有见解。又记张栻悫斋铭,本集不载;黄庭坚咏藕诗,实为胡藏之作等,皆足以资考据。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尤称其记王复死节之事,可补《宋史》之阙。书中亦有附会之处,如涂山启母一条,不能辨《淮南子》之妄,而转引后来荒诞之语以实之,未免失之附会。总起来说,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核之作,可资治文史者参考。此书成书以后,刘昌诗曾捐俸刻于六峰县斋,后传本甚少。清修《四库全书》时,搜集绥安谢兆申传抄丹阳贺氏所藏本,据以排印。今传本尚有《知不足斋丛书》、《学海类编》、《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旧小说》收入二则。清人又作《卢浦笔记校》一卷,可资参阅。1986年张荣铮、秦呈瑞重新点校,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绛守居园池记注

    一卷。唐樊宗师(?-823或824)撰。樊宗师,字绍述。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举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

  • 论语稽

    二十卷。清宦懋庸撰。懋庸字伯铭,号莘齐,贵州遵义人,监生。历充江浙州县幕府,著述很多。此书是其晚年所成。其子应清,字海之。校论是书,并补撰叙例。是书以稽为名,意在述旧。全录古注,唯皇邢二疏与朱注,节录

  • 惠州府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吕应奎修,黄挺华纂。吕应奎,盖平(今辽宁盖县)人,荫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惠州知府。宋黄以宁纂惠阳志,元姜文龙修之,然其时惠所属仅归善、博罗、海源、海丰四县,而龙川、长乐、兴宁

  • 邹孚如集

    无卷数。明邹观光(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邹观光,字孚如,湖北云梦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郎中。擢太仆寺少卿,未上而卒。著有《邹孚如集》。此集皆杂文,无诗。前无序目,集

  • 淮南子周易古义

    三卷。清末胡兆鸾撰。胡兆鸾,长沙人,其余不详。《淮南子》为汉淮南王刘安撰。书中说易之处甚多,其观点与后来易说颇有不同之处,有许多是可取的。故胡氏辑淮南子中有关说易之处,并参以其它古注,以期探明周易真谛

  • 补篱遗集

    八卷。清姚福均撰。姚福均字屺瞻,号瑶仙,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未详。诸生。久困于科场,三十余载,以恩贡生终。是集凡八卷。由挚友王伊编次。其妹倩殷、树森筹资印行。卷一、二为解经之作,颇多新义。如谓《论语》“

  • 周易私录

    无卷数。明王樵(1521-1599)撰。樵字明逸,号方麓,江苏金坛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改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谥恭简。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共三册,前二册编次全依东莱吕氏所

  • 字林补本

    一卷。清陶方琦(1845-1884)撰。龚道耕(生卒年不详)校补。方琦字子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同治进士,官编修,著《淮南许注异同诂》等。道耕四川成都人,另撰《字林考逸校误》。任大椿《字林考逸》刊

  • 米氏祠堂帖

    四卷。清米澍(生卒年不详)辑。米澍,为宋米芾之二十世孙。米氏祠堂宋时初建,后毁于明代兵灾,清康熙癸酉(1693)时重建。后米澍重又增修时,当地郡守将所珍藏的先祖遗迹,都交给米澍,让他临刻并公诸于市,米

  • 平倭四疏

    三卷。张焕撰。张焕,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扬华,一字茂实。嘉靖戊戌(1538)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改吏部,擢南京太仆寺卿,后官至督理南京仓储、右副都御史。著有《平倭四疏》、《华阳漫稿》。张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