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①二卷。清尹任修,尹足法纂。尹任,枣强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肥城县知县。尹足法,邑人,举人出身,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尹任掌肥城县后,至十一年(1672),奉檄修志,因旧志散轶,无成例可则,适邑人李运昌有手辑邑志藏本,尹任仍取其书而而加删削,历数月而新志成。《肥城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志对李运昌志稿几乎未加增订,全部承袭,门类极繁,内容简陋,中间多有脱略不备。②十卷,首一卷。清凌绂曾修,邵承照纂。凌绂曾字公赤,浙江归安人,附贡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任肥城县知县。邵承照字香听,北京市大兴县人,任翔鸾书院山长。肥城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六年知县顾廷,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尹任,三修于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曾冠英,四修于此。其上距旧志又六十余年未续修了,这期间,虽山川道里典章文物均一如其旧,而人才辈出,事故纷呈。凌绂曾莅任后,适上官有重修《山东通志》之命,而邵承照侨寓邑中,于肥城县掌故,拾遗补缺,著有成书。乃与邵承照商榷体例,重辑邑乘,延邑中士大夫,分任采访之役,邵承照总其事,历时六月而书成。《肥城县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列目为:方域志、古迹志、建置志、礼仪志、学校志、田赋志、职官志、登进志、人物志、杂志。卷首有序,凡例等。此志体例纯仿照陆清献《灵寿县志》,而稍加变通。其可称之处是取材严谨,对旧志中所载,虽与体例不合者,亦不轻易删减,以存其真。为地方志中的杰构。

猜你喜欢

  • 称谓考辨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 圣求词

    一卷。宋吕滨老撰。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吕渭老;据嘉定五年(1212)赵师序,亦作滨老。二字形似,取义亦同,未详孰确。吕滨老在北宋末颇以诗名,赵师提及的《忧

  • 禹贡要注

    一卷。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海宁祝逢源校。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谥端简。主要著作有《尚书考》、《禹贡说》、《禹贡图说》等

  • 谢程山集

    十八卷。清谢文洊(1615-1681)撰。谢文洊,字秋水,号约斋、程山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清兵入关后,丢弃功名,入广昌香山,一心学禅佛,后又改治程朱理学,主张为学之要在于“畏天命”,宣

  • 树经堂集

    二十七卷。清谢启昆(1737-1802)撰。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生平事迹详见《树经堂咏史诗》条。是集有诗集二十三卷,包括初集十五卷,续集八卷。另有文集四卷。《诗初集》共辑古今体诗一千二

  • 洛学编

    四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师事孙奇逢,学术思想渊源于王守仁的心学,后由王学转向程朱理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

  • 缶庐别存

    三卷。清吴俊(1818-?)撰。卒年不详,约于光绪末年。吴俊字昌硕,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宿慧清才,诗书画擅名三绝。以书画自给。著有《缶庐诗》四卷。《缶庐别存》首卷系《题画诗》,古近各体共六十首,后附《

  • 清晖阁藏帖

    十卷。明董其昌书,未著刻者姓名,但“清晖阁”为王石谷书斋名,此帖当为王石谷辑刻。王翚(1631-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等,江苏常熟(今属江苏)人。王翚嗜好书画,尤以画闻名于

  • 通鉴地理今释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 梦村集

    二卷。清朱纬(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纬字义俶,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由岁贡生官邱县训导。著有《梦村集》。是集凡二卷,朱纬七十四岁时所作。诗清浅为而有脱洒之致。集中有《七十自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