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对阎若璩《释地》之说多所匡正。如“首阳”一条,“天覆地载”一条,“置邮”一条,“君陈”一条,所作辨证均极确当。该书有浮溪精舍本。
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累官陕西行太仆卿。著有《经典稽疑》、《天中记》等。本书取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二书之首字为名,以花代唐,以草代
二十八卷。明邹泉(生卒年不详)撰。邹泉有《尚论编》。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的体例以其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下又各立若干子目。附以诸儒之论。其书很有条理。所收辑的内容大多出自《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
一卷。明马一龙撰,马一龙其事见于《明史·李枟传》,唯不载著有此书。此书首言太极为元气未破之象,有名而无状。谓元气之胞可以象之,若气球,剖混沦之象,阳动而伸为奇,阴静而虚为偶,夫两象天地也。所言乃太极生
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明徐咸(生卒不详)撰。徐咸,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襄阳知府。先有杨廉依照彭韶的《名臣录赞》撰写了《名臣言行录》四卷,共记载了名臣55人,徐咸
各种刊本卷、回数不一,详见后。明高儒《百川书志》所录《水浒传》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郎瑛《七修类稿》和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所记略同。该书明、清诸刊本中,或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题
见《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敬修纂修。李敬修字济生,保安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费城县知县。费志自前令黄学懃重修后,已失修二百余年。李敬修莅任后,乃集邑中绅士,相与谋商续修邑乘,历时一年而新志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
一卷。晋夏侯湛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官至散骑常侍,其事迹见《晋书》本传。是书有的称《新论》,有的称《夏侯子》,《意林》云《新论》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