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译忠经

翻译忠经

一卷。清孟保译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辅之,号定轩,汉军镇黄旗人。历官三等侍卫,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大里寺卿。《中经》汉本,相传汉马融撰,郑康成注,明张溥辑《汉魏六朝文集》,以此列之融集中。体裁仿《孝经》,亦区为十八章,坊间往往亦与《孝经》并刊共行,题曰《忠孝经》。道光末,孟保因是书并《孝经》旧本之翻译,间与《新语》有不符之处,同其友人刘质堂,遵照御定翻译此书,悉为改定。其翻译法式,为满汉合璧。十八章第曰天地神名,曰圣君,曰家臣,曰百工,曰守宰,曰兆人,曰政理,曰武备,曰观风,曰保举行,曰广为国,曰广至理,曰扬圣,曰辨忠,曰忠谏,曰证应,曰报国,曰尽忠。按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存目提要,《忠经》一卷,旧本题汉马融撰。郑玄注。考融所述作,且载《后汉书》本传,玄所训释,载于郑志,没有所谓《忠经》的。况且《孝经注》依托于郑玄,后儒尚设十二验以辨之。是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惟《崇文总目》始列其名。是为宋代伪书,殆无疑义。张溥辑入融集,为有识者所笑。《玉海》引宋两朝志载,有海鹏《忠经》,或即指此。然此书本有人撰,后人诈题马、郑,掩其本名,转使真本变成伪本了。有《咸丰坊刻满汉合璧》本。

猜你喜欢

  • 宁化县志

    七卷,清祝文郁修,李世熊纂。祝文郁,曾任宁化县知县。李世熊,邑人。《宁化县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印。兹篇于建置沿革之利弊损益,反复阐明。有难明处,则加小注以释之。有关诗文分隶各门。艺文则只列书

  • 启颜录

    十卷。隋侯白(详见《旌异记》)撰。见《旧唐志》丙部小说家类,《新唐志》同。《启颜录》是继晋邯郸淳的《笑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笑话集。内容大多取材于子、史旧籍,还记自己的言行。事多浮浅,语言粗俗,玩笑太

  • 格致质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1823-1905)撰。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48年来华,1863年到北京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赫德聘为海关翻译,后到上海任职十五年。译有《西腊罗马史》,对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

  • 恕谷后集

    十卷。《续刻》三卷。清李塨(1659-1733)撰。清初思想家,直隶蠡县(今河北省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官至通州学正。李塨博学工文辞,师博野、颜元,又从毛奇龄论乐律。本集是其所作的古

  • 陶韦合集

    十八卷。明凌濛初(1584?-1644)编。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稚成。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少时不得志,专以刻书著作为事。崇祯四年(1631)以付贡选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判,因剿寇有功,授楚中

  • 黉中草

    一卷。《蜀中草》一卷。明董应扬(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董应扬,字于廷,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官翰林院待诏。《黉中草》乃其司铎安徽铜陵时所作。《蜀中草》乃其蜀闱分校时所作。自序谓五载署铜,一朝聘蜀

  • 说文大小徐本录异

    一卷。清谢章铤(生卒年不详)撰。章铤字枚如,福建长乐人。光绪进士,不殿试而归,大吏聘为致用书院山长。著作尚有《赌棋山庄文集》,其中载《答张玉珊书》,自谓撰《说文大小徐本录异》二十卷,仅首编第一至第七卷

  • 逸周书

    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得于魏安釐王冢中,故旧本称为《汲冢周书》但《晋书·武帝纪》及《荀勗传》、《束晳传》中载汲郡人所得竹书七十五篇具有篇名,并没

  • 棠湖诗稿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1183-1234)编。岳珂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东几。淮阳(今属江苏)人。岳飞之孙。以祖荫累官江东总领、户部侍郎等职,封邺侯。本书收宫词一百首,皆咏北宋之事。卷首有岳珂自序,

  • 稼溪诗草

    二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生平见《稼溪文存》条)。诗集共二卷,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2)至民国九年(1920)年。魏元旷跋云:“读申甫所存诗,皆身世悲忧之作,盖申甫虽好论诗,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