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质

群经质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于旧说,不足深责。对于《伊训》《说命》,颇信东晋古文《尚书》,对《泰誓》则认为是假的,说它最害义者为“乃汝世仇”四字。陈氏认为:“帝辛在位三十三年,商民之被其毒只及身而已,何得以世仇目之?如指纣先世言,是六七王之遗泽,欲以一笔抹煞之,即祖君望讨杨广檄文,亦不至是。曾谓武王为是言哉?”这确实不是漫无识别之言。对于《小雅·节南山》,陈氏认为“此诗之作,当监谤之时,而明著己字,直斥王讻王,卒未闻加罪也。后世禁私史、治匿名,至著为律令,有古昔暴主所不肯为者。可以观世变矣。”这尤其是有感而发。陈氏又说:“《礼记·祭法》惟末段可取,其余皆不足信,大抵剽辑纬书杂说而成者,文义亦极疏浅。《仲尼燕居》,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岂有不达于礼而能教胄子以直温宽栗诸德者?伯夷典礼亦必不让之,殆非孔子之言。”这虽然是疑经,但确实是有见识。对于《论语》“子谓子夏毋为小人儒”,陈氏则认为:“夫子此言必非无谓而发。子夏,笃信谨守之士。‘小人’二字似非子夏对病之药。此‘小人’当解如‘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之‘小人’,荀子所谓子夏氏之贱儒是也。”此论实确,最为可取。只是末附《通质》,谓“魏正始石经为中散(嵇康)所书,今人但称邯郸淳耳。”不知《晋书·赵至传》遇嵇康写石经乃失实之言。其非淳书,则桂馥《历代石经略》已有考辨。有光绪十一年文则楼陈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闺秀正始再续集

    四卷。清单士厘撰。单士厘,字受兹,生卒年不详,浙江萧山人,嘉兴县学教谕举人恩溥之女,出使大臣归安钱恂之妻。单士厘先后随同钱恂前往日本及欧洲数次。光绪二十年(1894),即已往日本,比秋瑾、何香凝均早,

  • 孝经解纷

    一卷。无名氏撰。是书不主经传之说,也不从他本分章。只就有“子曰”及“故”字为断,无“子曰”及“故”字者则就有结证处为断。书共分二十二章,又分为四段。首章总提,引诗一证,为第一段。二三四五章即申念祖修德

  • 五经绎

    十五卷。明邓元锡(详见《三礼编绎》)撰。包括《易》、《书》、《诗》、《三礼》、《春秋》。元锡先有《三礼编绎》二十卷别行。所以此编只摘录其中自得之语,删去经文及注。《书》、《诗》、《春秋》也不载经文,只

  • 春秋左氏传述义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条)辑。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春秋述义》二卷,见前。黄奭此本大抵也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勒为

  • 盐梅志

    二十卷。明李茂春撰。茂春,字蔚元,杞县(今属河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盐梅”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下》,其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该文

  • 西村先生集

    二十八卷。明史鉴(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江苏吴江人。学者称之为西村先生。少受知于徐武功,与吴文定、沈启南为友,攻史学,于古今治乱之端,指掌论说,咸中肯綮,而不屑以求一试。成化中,三原王

  • 通志堂九经解

    见《通志堂经解》。

  • 费文宪集选要

    七卷。明费宏(1468-1535)撰。费宏,字子充,号鹅湖,铅山(今江西铅山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迁户部尚书。嘉靖初加少保,入为宰辅。宏乃一代名相,持重识大体,深

  • 三洲诗脍

    八卷。明沈淮(约1561前后在世)撰。沈淮字澄伯,仁和(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此集共八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其完阙不可考。其诗则体格尚未成就,累句亦多。此集有浙江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