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罗洋诗草

罗洋诗草

一卷。清郭焌(1714-1755)撰。事迹见《罗洋文集》条。此诗集中有五言古体三十首、七言古体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九十七首、七言律诗九十五首、五言绝句二十三首、七言绝句九十二首、六言绝句六首、四言绝句四首。共三百六十余首。郭焌诗天才横溢,于古风尤为擅长。卷中五古如赠周白民、出都、柳林、夏夜、借生日。七古如狄母诗、题王仲箎钓鱼斗、题李宝霖永怀图、溧母祠、黄金台故址、对雨雪香园作、车格格行山东道上作、重阳后四日同人议集分赋、悲歌行、郑州道中、归养图为欧阳瑶闽作。五律如阜兰和答孙邻初六首、舟发潭城、舟过洞庭、早起二首、丙辰除夕书怀、哭长子书城、初夏、雨后。七律如再游五泉、中秋前一夕同紫亭宿李氏园亭、湘潭晚发、哭陈宗五、广水早发、暮归襄樊书感、溪上晚秋。五绝如葛衣、偶成二首、同年舒伯麓招至合水得四绝句。七绝如金口小除、梦中作、秋夜。诸篇大都神采飘逸,构思敏捷,不失为才人之作。姚鼐《惜抱轩诗集》有赠郭昆莆助教诗:君才磊落天下奇,四海贤隽谁不知,五年见子铜驼陌,澹沱东风吹鬓丝。又阮葵生《七录斋诗选》有题潇湘问渡图诗云:鹿原不作罗洋逝,话到湘衡泪满巾,君过洞庭应问讯,桔洲枫浦有词人。由此可见郭焌为当时文人贤士所推崇。有清嘉庆十八年(1813)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士礼居丛书

    十九种,一百九十四卷。清黄丕烈(1763-1825)编辑。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居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举人,官主事。喜藏书,得宋刻图书百余种,题其书室为“百宋一廛”,乾嘉之

  • 东岩诗集

    八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又作良朴),字敦夫,(又一字敬夫),号东岩,江西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公元1511年成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嘉靖时

  • 昨非斋日录

    一名《昨非庵日纂》、二十卷。明郑瑄(生卒年不详)撰。郑瑄,字汉奉,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应天巡抚。此书专记古人格言懿行,汇为二十卷,又二十类,每类各有小引,但其议论

  • 宁明州志

    二卷,清王炳绅修,黎申产编辑。王炳绅,字云书,云南省宾川县人。光绪八年(1882)任宁明知州。黎申产,号崧山,壮族,广西宁明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庆远府学训导,归故里任宁江书院山长二十年,

  • 香草校春秋左传

    六卷。清于鬯(详见《卦气直日考》、《周易读异》)撰。于鬯,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著述很多,主要有《香草校书》及《香草续校书》、《战国策注》等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此书即所著《香草校书》

  • 尚书后案驳正

    二卷。清王劼撰。王劼字子任,四川巴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是为驳王鸣盛《尚书后案》而作。王劼在其自序中驳斥《尚书后案》,说它譬如魔趣,不辨昏晓。此书上卷认为《尚书后案》在播弄篇卷之外,更有四谬:一是怀疑

  • 幻影

    见《三刻拍案惊奇》。

  • 锦带

    一卷。旧本题为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梁元帝萧绎(508-554)撰。但看其每篇自叙之言词,不象帝王之所言。从词气来看,亦不象六朝之作。亦非唐人的风格。疑为宋人所为。按

  • 歙砚说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

  • 尚书古文证疑

    四卷。清孙乔年撰。孙乔年字保田,江苏高邮人,清代学者。本书作于乾隆甲申(1764年),所以没有看到惠栋、王鸣盛等人攻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书。然而明代攻击《古文尚书》最为激烈的梅鷟,孙乔年在书中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