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二十八卷。隋代释智(538-597)撰。智,俗姓陈,家居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其父在梁朝为官。十七岁时正值梁末兵乱,社会动荡,有家难归,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许下出家为僧之愿。十八岁依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受陈、隋两代皇室恩宠。学高道深,世称“智者大师”。(《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32页)因他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有“天台大师”之称。(《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第154页)。而天台宗唐代传入日本等地,故此,智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古代佛教史上很有影响的高僧之一。智平生为弘扬佛法,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弘扬佛法,讲经论道。智初从慧旷学律,二十三岁到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禅法,修行法华三昧。陈光大元年(567)学成。他先后在建业(今南京),瓦官寺、灵曜寺、光宅寺,玉泉寺、天台山建草庵和庐山等地,讲说《法华经》、《大智度论》、《次第禅门》、《仁王般若经》、《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经他弘法,使天台宗正式形成。他虽被称为天台宗四祖,但事实上智才是实际创始人。第二,广建佛寺,张大法网。智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灭后,晋王杨广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别行创建佛刹,后于大业元年(605)题名为国清寺。第三,精研律学,著述文论。智弘法三十余年,其著述颇丰。其著作小部分是他亲笔所撰,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现存的著述有《法华经玄义》二十卷,《法华经文句》二十卷,《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维摩经玄疏》六卷,《维摩经疏》(前二十五卷亲撰,后三卷灌顶续补)二十八卷,《维摩经略疏》十卷,《四教义》十二卷,《三观义》(由《净名玄义》分出)二卷,《净名玄义》十卷,《四悉檀义》二卷,《请观音经疏》一卷,《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阿弥陀经义记》一卷,《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金刚般若经疏》一卷,《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六卷,《六妙法门》(一名《不定止观》)一卷,《小止观》(一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四念处》四卷,《五方便念佛门》一卷,《禅门口诀》一卷,《禅门章》一卷,《禅门要略》一卷,《观心论》一卷,《观心诵经法》一卷,《观心食法》一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一卷,《方等三昧行法》一卷,《法华三昧忏仪》一卷,《请观音忏法》一卷,《金光明忏法》一卷,《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一卷,《普贤菩萨发愿文》一卷。《大智度论疏》二十卷,《弥勒成佛经疏》五卷等已佚失不传。又《净土十疑论》一卷,有人说是后人托之伪撰。在上述著述中,最主要的是《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又《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为天台五小部。智的著述特点是,“教观双行,解行并重”。他的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的影响很大。《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旨在疏文古义幽,旨渊趣博。精彩教门,辨明观道,以扶冀宗旨。抉择迷纲,三观三德,一念三千,性善性恶,自行化他。一切若正若助权实之道,无不备举。智对维摩诘所说全经十四品经文即:《佛国品》、《方便品》、《弟子品》,《菩萨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门品》、《香积佛品》、《菩萨行品》、《阿閦佛品》、《法供养品》、《嘱累品》经文一一作解。以消除中印经文文意之隔,便于僧众研习之用。《维摩诘所说经文疏》的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

猜你喜欢

  • 畅园丛书

    五种,十一卷。清张迈编。张迈,始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畅园丛书》汇辑清金安清《能一编》二卷、明周洪谟《谏垣七疏》一卷、清杨以贞《志远斋史话》六卷、《止焚稿》一卷、清包世臣《雌雄渊

  • 秋窗随笔

    一卷。清代马位(生卒年不详)撰。马位字石亭,西安(今陕西西安)人。此书主要内容有诗文评论、考证等,其中评论考据有许多独到之处,如评论咏物诗应看其工与拙,不当以“隐题为能”、“退之(韩愈)诗,有绝似太白

  • 古乐义

    十二卷。明邵储撰。邵储身世不详。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没有著录。是书考辨韶乐最详,但邵储不知经传中所讲的韶乐,都是廖廖数语,毫无声律器数可以推究,他以为当时的韶乐就是如此,所以是书牵强附会之处随处可

  • 郁离子

    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 仓颉篇

    二卷。近人龙璋辑。《说文解字叙》云:七国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

  • 肇庆府志

    ①三十二卷,清史树骏修,区简臣纂。史树骏,号庸庵,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人,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知府。区简臣,广东高明人,进士。府志始创于明正统五年(1440),其后至崇祯六年(1633)陆鉴

  • 游具雅编

    一卷。明屠隆(详见《考槃余事》条)撰。分笠、杖、渔竿、舟、叶戕、葫芦、瓢、药篮、衣匣、叠桌、提盒、提炉、备具匣、酒尊等类目,皆为便于游览之具,书名亦由此而得。作者详细介绍了外出游览所需之器具以及它们的

  • 道德真经

    见《老子》。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论语说约

    二卷。清聂镐敏撰。是书较其所著《大学通解》为胜。“千乘之国”说,谓《论语》道千乘之国,实为百里之国。对马融、包咸注义及司马法两出车制,见于经注者,皆辨之尚详。“君子怀德”章说,谓君子小人分以位,不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