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三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续高僧传》,亦称《唐高僧传》。佛教传记体史书。因本书是继慧皎的《高僧传》而作,故题书名为《续高僧传》。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载实止于麟德二年(665)。道宣早就心怀著述一部僧传的愿望,他以为梁慧皎《高僧传》所记梁代高僧过少,需要作补辑工作,于是便着手准备。正如道宣自序所说:“或博咨先达,或取讯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讨仇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广征博引,著录成书。内容从北魏(后魏、东魏)、南齐、梁(后梁)、北齐、北周、陈、隋至唐麟德年间。正传写高僧西百九十八人,附见二百二十九人。因此书是作于国家统一时期,故在地域上体现了南北高僧平等入卷的地位,弥补了慧皎偏重南朝的缺欠。在体例上,效仿慧皎《高僧传》,仍分有十科,但每科之后只有论而没有赞,又改科名《神通》为《感通》,《亡身》为《遗身》,《诵经》为《读经》,合《经师》、《唱导》为《杂科》,另增《护法》一科。本传还打破了梁《高僧传》不著录生存的人这一条原则,而把一些当时仍在世且有名望的僧人编写立传,如慧净(卷三)、慧休(卷十五)、法冲(卷二十五)等。此传十科分别是:一、译经(四卷),记载梁至唐代重要翻译家,其中汉僧所占比例相当大。意味中国佛教已有了自己能直接从事翻译的专家。二、义解(十一卷),其中包括各宗派的佛教大师及其撰述。三、习禅(六卷),内载有禅宗、天台宗、三阶教的一些开宗人物,是研究这些宗派建立及学说演进的重要文献。四、明律(三卷),其中有许多是四分律宗先驱者的传记。五、护法(二卷),六、感通(二卷)。七、遗身(一卷)。八、读诵(一卷)。九、兴福(一卷)。十、杂科(一卷)。《续高僧传》对于研究中古时期的宗教、哲学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它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梁武帝曾打算自兼白衣僧正,管理僧众,后因智藏强烈抗议,才打消了这一念头(见卷五《智藏传》)。这是汉族中统治者要把政教权合二为一的特殊记载。又如洪偃为陈文帝接待齐使崔子武(卷七),道宠为魏收、邢之才之师(卷七),法雅组织僧军,帮助唐高祖作战(卷二十四《智实传》)均可以和正史相互参考,具有订正史实之作用。此书不足之处有,一、把一个人前后写成两个人。如《佛陀禅师传》见载卷十六,卷二《菩提流支传》中又附见有《佛陀扇多传》。二、有的年代有出入。三、收载在世高僧和续补内容显得不协调,缺少及时更正。四、也存在补续不全等漏补现象。五、附见中某高僧的一般介绍,当续补立为专传时,仍保存不变,以致重复。但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佛教传世的重要文献之一。现有版本分别载于宋、元、明、清藏经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全文被收载于《合集》之中。

猜你喜欢

  • 龟巢稿

    二十卷。元谢应芳(1296-1392)撰。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以讲学为业。江浙行省举其为清献书院山长,不就。至正初,隐居白鹤溪,构室名龟巢,自号龟巢老人,因以名集。卷一赋,卷二至十一诗词,

  • 印古堂诗话

    不分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从学于王守仁,颇精老庄之学,著有《参玄三语》、《庄子通义》、《宵练匣》、《及是书》等。《印古堂诗话

  • 说文审音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

  • 学春秋随笔

    十卷。清万斯大(详见《仪礼商》)撰。斯大熟精“三礼”、《春秋》,曾纂集诸家治《春秋》之说,得二四二卷,康熙十二年(1673)毁于火;此后重行搜辑,倾其心力,一志著述,可惜未毕功即辞世,其书亦不传。《学

  • 书史会要续编

    一卷。明朱谋垔撰。朱谋垔字隐之,号八桂、人屋。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封奉国将军。工书,擅榜书。除此书外又著《画史会要》。此书是续陶宗仪《书史会要》而作,采辑明代书家颇周详,由明太祖写起,先君后

  • 诗林广记

    二十卷。宋蔡正孙(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蔡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生卒与里籍不详。是书前有自序,可知此书为己丑年作。确切时间当为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时宋亡已十年。是书有前后集之分,各十卷。前集

  • 快心编

    初集五卷十回、二集五卷十回、三集六卷十二回。题“天花才子编辑”、“四桥居士评点”,作者约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人,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天花藏主人(详见《平山冷燕》),但证据不足。书分三集

  • 观无量寿佛经疏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无量寿佛经疏》是由智讲说,弟子灌顶听记整理成书。此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心观净即佛土净。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主旨在于申解

  • 元史纪事本末

    二十七篇。明陈邦瞻(?-1623)撰。邦瞻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福建按察使,福建、河南布政使,累官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他继《宋史纪事本末》

  • 郋园小学四种

    二十二卷。叶德辉(1864-1927)撰,叶德辉字焕彬,亦称奂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渲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返乡里,从事著述,广罗群籍,于目录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