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
二十卷。明王肎堂撰。王堂事详《尚书要旨》条。此书不例经文,只标章目,历引宋、元、明诸家讲义解说《论语》,于唐以前旧说也偶有采录。此书虽旨在尊朱熹之说,却颇近禅理。
一卷。宋楼璹(生卒年不详)撰。楼璹,字寿玉,一字国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高宗时曾做过于潜(旧县名,今属浙江临安县)令。在任于潜令期间,楼璹深入民间,寻访农夫、蚕妇,绘制耕图二十一幅、织图二
十二卷。清范照藜撰。照藜字乙青,号井亭,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乾隆丙午(1786)举人,官直隶五河县知县。《左传》中人名很繁杂,有一人数名,给读者造成很多困难。范照藜此书对《左传》中王侯君公以及卿大夫
六卷。明蓝智撰。蓝智,字明之,崇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蓝智为蓝仁之弟,元末弃去科举,与其兄共师杜本,倡和为诗。洪武十年(1377)以荐受广西按察司佥事,颇有廉声。后卸职归里,著有《蓝涧集》六卷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专取古韵异读之字,详考其音义异同,征引颇富。然冗杂而无条理,盖是编乃慎在滇时凭记忆所及随手摘录者也,复见及牵引武断之说时或有之。有《函海》本。
四卷。清卢兆鳌撰。卢兆鳌,字桐坡,湖南安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万州、化州知州,署潮州府同知。此书前有序,说其书“奉程传及朱子本义为正宗。若乃声音之道,感人最深,故六经皆有韵之文。而三百篇外
五卷,补遗一卷,附二卷。赵诒琛撰。赵诒琛,生平不详。此系江苏昆山县正义镇赵氏义庄图书馆藏书目,按四部编排,每部一卷,类目参考《四库》及《书目答问》而定。各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附赠送者姓
十卷。清杜文亮撰。文亮字月峰,江西南丰人,乾隆时贡生,于诸经多有论著。作者自序曰:圣人观其象,系辞以明吉凶,君子观其象而玩其辞,古名曰《周易象义》,旨在使人了解象与义并重,分之则不得其解,合之则尽知其
三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别无传本,唯《学海类编》载收。其文皆摘自陈继儒“他说部”而成,恐怕并非其原来之书。其中如以展子虔为大李将军之师。大李将军为唐开元中李思训,展子虔为北齐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