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解入门

经解入门

八卷。章炳麟(1869-1936)撰。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号太炎,曾改名绛。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早年曾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师事清经学大师俞樾。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他宣传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其著书颇多,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经解入门》八卷系章炳麟早年之作,因当时人微言轻,恐怕不被人重视,于是伪托江藩之名传播于世。因此,至到现在刊行于世的各种版本,署名者仍为江藩。但是在书中可以多处看到江藩以后的人所发挥的义例,并且全录张之洞、俞樾诸人的言论也不少,而江藩逝世时张之洞还没出生,俞樾才九岁。由此可见《经解入门》决非江藩所作。但终归不知《经解入门》出自于章氏之手,此书最初有光绪戊子石印本(戊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章炳麟当时二十二岁。书首有阮元为之作的《叙言》。此序也是伪托的权威之言。因为在阮元的《揅经室文集》中没有此序。还有值得怀疑的是作《叙言》的时间是“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1832年),而且标明“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阮元序”,事实上阮元已于道光六年(1826)调离两广而任云贵总督。《经解入门》共八卷,分为五十二题。卷一各题,总论《经解入门》的成书过程及源流、内容;卷二至卷三各题,叙述历代经学的兴废流别;卷四各题,介绍经学与他学的关系及讲经者应注意的事项;卷五各题,论述小学音韵目录及训诂考据之学;卷六卷七各题,论述讲经的规则;卷八为附选,即经学论文十五篇。此书精心建构,录选篇目甚精,议论严肃公正,最适合于初学者浏览。若能精读,尤能悟出门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精通经学的渡口和桥梁,所以此书在当时流行最广。有文化学社印本、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将苑

    一卷。旧本题汉诸葛亮撰。考此书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至南宋尤袤(1127-1194年)《遂初堂书目》始见著录。明王士骐编《诸葛亮集》将其收入。此伪托之迹甚明,不待深辨,当是宋人之作。《四库提要》云

  • 经稗

    六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此书杂采前人说经之文,包括《易》、《书》、《诗》、《春秋》、《三礼》、《四书》。因多摭诸说部之中

  • 左传纪事本末

    五十三卷。高士奇撰。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人。康熙年间,任额外翰林院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在讲筵撰《春秋》讲义”,“条分囊括,而为是书”,又著《春秋地名考略

  • 拈花笑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本杂剧写妻妾争宠之事,实是一出闹剧,但用词多采俚俗之语,虽是韵文,几与口语无别。怒骂攻讦,颇肖泼妇,确是其语言上的一大特色。本书存于《垣庵词曲六种》本中。

  • 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 周易象通

    八卷。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二十年(1592)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该书只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还古义,却不料转生臆说。如不用陈抟先天图,也不用周子太极图,而另造四种河图,说是三

  • 研山斋杂记

    四卷。著者姓氏不详。一说孙承泽著,承泽有书斋名研山,然是书多引查慎行《敬业堂诗》,王士祯《居易录》等书,二人均在承泽之后。一说承泽孙辈孙炯著,炯有《研山斋珍玩集览》一书。是书分三部,首论六书,即象形、

  • 南华真经口义

    见《庄子口义》。

  • 上思县志

    六卷,清黄大受修,黄步青纂。黄大受,字可轩,广西靖西县人,清末增生,民国三年(1914)任上思知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参予修纂《归顺直隶州志》。黄步青,广西上思县人,清末增生。康熙二十三年(16

  • 幽求子

    一卷。原题晋杜夷(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杜夷,字行齐,卢江灊(今属安徽霍山县东北)人。据《晋书·杜夷传》记载,杜夷少而恬泊,崇尚贞素,居甚贫窘,不营产业,博览经籍百家之书,算历经纬,自号幽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