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释文校勘记

经典释文校勘记

二十七卷。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一号云苔,自号颐性老人,江苏扬州人,籍贯仪征(今属江苏仪征),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阮元传》记载:“元乾隆五十年(178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授编修。逾大考,高中亲擢第一,起少詹事。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直南书房,懋勤殿,迁詹事。”历任山东、浙江、山西、河南、江西、湖广、两广、云贵等省巡抚、总督和兵部、礼部、户部侍郎,兼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阮元博学淹通,早被知遇,历官乾、嘉、道三朝,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撰写大量著作。在经史、小学、金石、书画,乃至天文、历算、舆地、诗文等方面,都有相当造诣,成为盛极一时的乾嘉学派的殿军,与汪中、焦循等形成乾嘉汉学的扬州学派。阮元长于考证,尤以发明大义为主,折衷汉宋,不存门户之见,一生以提倡学术自任。曾奉敕编《石渠宝笈》、校勘《石经》。创编《国史儒林》、《文苑传》等,集四库未收书一百七十二种,撰《提要》进御、补中秘之缺。嘉庆四年偕大学士朱珪典会试,搜罗朴学高才。历官所至,振兴文教。在浙立“诂经精舍”选高才肄业,在粤立“学海堂”延揽通儒。编撰《十三经校勘记》二百四卷、《经籍籑诂》附《补遗》二百十六卷、《皇清经解》百八十余种计一千四百卷,专宗汉学,治经者奉为科律。集清代天文、律算诸家作《畴人传》四十六卷,以彰绝学。重修《浙江通志》、《广东通志》,编辑《金石志》、《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輶轩录》、《淮海英灵集》,刊当代名儒著作数十家为《文选楼丛书》。自著《研经室集》,他的纪事、谈艺绪编,并为世重。《经典释文校勘记》二十七卷。分别是:《周易释文》一卷,《尚书释文》二卷,《毛诗释文》三卷,《周礼释文》二卷,《仪礼释文》一卷,《礼记释文》四卷,《左传释文》六卷,《公羊释文》一卷,《穀梁释文》一卷,《论语释文》一卷,《孝经释文》一卷,《尔雅释文》二卷,《孟子释文》二卷。但诸经所据之本,除注疏据卢文弨考证本外,各有不同。《周易》据宋本、十行本、闽本、监本、郑本;《尚书》据毛本、叶本,还有毛居正所见本;《毛诗》据影宋本、十行本、小字本;《周礼》据宋本、监本、闽本、毛本、十行本、余本;《仪礼》据宋本、监本、叶本、张淳本,而采张尔岐所定为多;《礼记》据檀州公使库本、十行注疏本、叶本、抚本、徐本;《穀梁》据宋本、叶本;《孝经》只据叶本;《尔雅》据宋本、叶本、徐本;《孟子》据通志堂本、纬岱云本、孔继涵本。此外如《唐石经》、《六经正误》、《五经文字》,贾昌朝《群经音义》,周春《十三经音略》,以及王应麟、山井鼎、臧琳及其孙镛堂、段玉裁、顾广圻等,亦间采其说,以证诸本之得失。然此书虽题阮元之名,校勘者不止一人,其例亦不尽一。如所校《毛诗》卷中屡斥卢文弨之名,而他卷则否,不知出自幕中何人,所驳正文弨各条,及自为考证各条,皆有当有否。所见诸本,亦未为备,大概后起者所续成。

猜你喜欢

  • 郋园书画题跋记

    四卷,《补遗》一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生平见《周礼郑注正字考》。该书有《法书》一卷、《碑帖》一卷、《名画》二卷、《补遗》一卷,皆记录作者自藏之唐、宋、元、明及清朝道光年间的著名书画家真迹,并按年代编排

  • 睫巢集

    六卷。《后集》一卷。清李锴(1686-1755)撰。李锴字铁君,一字眉山,汉军正黄旗(亦作奉天铁岭)人。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罢归,后诏举经学,以老病力辞。李锴性友爱,淡于荣利,雅好山水,

  •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雨花香》和《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

  • 读左索解

    十二卷。清王大经撰。大经原名日洪,字陆亭,浙江人,曾作过兰水颐山学官。此书成于道光癸未(1823)。他鉴于《左传》注本很多,世上流行各种版本,善者不多,不利于童蒙诵习,于是取陆粲《左传附注》、顾炎武《

  • 濂关三书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 周易疏略

    四卷。清张沐撰。张沐字仲诚,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资县知县。张沐对于四书五经都有疏略。其解《周易》,自称本于孔子十翼之义。所注多取于旧文,并融合了自己的意见,不再标出古人名氏。书

  • 群碎录

    一名《眉公群碎录》、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为其随笔记录,不暇考辨。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他石可以攻玉,众壤可以益岱。读书者,即一字一语,何忍弃之,故题曰‘群碎’。”群碎,王右

  • 俟后编

    六卷、补录 一卷、附录 一卷。明王敬臣(1513-1595)撰。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岁贡生,受业于魏校。敬臣性至孝,其学以慎独为先,尤以标立门户为戒,乡人尊为少湖先生。万历十四年(1

  • 紫藤馆诗草

    一卷。富察敦崇(生卒年不详)撰。敦崇,满族,世居京师。家中有书斋名为“紫藤馆”。故以名集。是集所录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三年(1911)之诗作,共一百三十三首。附录诗三首,集中《哭兄及哭从文

  • 梦占类考

    十三卷。明张凤翼(1527-1613)撰。张凤翼字伯起,号灵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嘉靖年间举人。为明代戏曲作家。是书选录古代各类书中所记梦兆之事,排比成书,分为三十四类。全书不过摘采原文,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