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等韵精要

等韵精要

一卷。清贾存仁撰。存仁字木斋,山西河东人。书刊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分五篇:一曰《述原》、二曰《总论》、三曰《图说》、四曰《别传》、五曰《备考》。其《述原》篇摘举《性理精义皇极篇》及《音韵阐微》中有关等韵的述说加以阐发;《总论》篇则详论诸家得失;《别传》篇取沈氏反切法、换切法而为之诠释;《备考》篇则取邵子、《字汇》、马氏、樊氏、乔氏、龙氏、都氏七家韵法,以备参考。贾氏持论不无特见,如谓声母当分为喉舌腭齿唇五音,不必牵涉七音、九音及宫商等称;谓当从曲家之说,定尾音为六类(〔-i〕〔-u〕〔-n〕〔-η〕〔-m〕及开尾);谓声母当以影母(零声母)为首;谓声调当分为中(阴平)、平(阳平)、上、去、入五声;谓音节应分为头、项、腹、尾四部分(曲家只分头、腹、尾),项即介音;谓“反切之法不过合二音为一音”,应祛用字不一之弊端;赞同横直图的做法“一例平排,绝不分等,亦绝不一言及于七音”,认为这是“善正前人之失者”;谓门法之纷繁,“盖由分等而起耳”,“以一分等之故,致使易知简能之理,埋没于纷纠扰攘之中”;谓前代韵图中,音韵“极多重出”,认为应予归并;谓某些韵图“遇无字之位,必旁求一字以实之”,“此又分等之外,别一谬法”。贾氏之说亦多可议者,如入声有无之说,本千古聚讼者,贾氏欲调停诸家之说,谓以吾晋土音求之,又似乎顺转无一韵无入声者,盖亦不典之甚也;又如谓“人之声音,本不止如释家字母所有,而昔人第知就彼之所见有者而布置之,譬之缺足之床,虽百易其地以求安,岂可得哉”,故颇增无字之音,以为音有定数,实属无稽之谈;再如元刊本《玉篇》所载《切字要法》,渊源甚远,《清续通志》谓此法自魏秘书孙炎作反语后即有之,盖晋魏间旧物也,贾氏引作沈氏反切法,指为休文所定,此深失于考据者也。是书《图说》为韵图。分韵母为十二类,以狮、马、蛇、驼、牛、獒、豺、龟、龙、羊、猿、麟标目。析开、齐、合、撮四呼。分声母为三十类,喉、舌、腭、齿、轻唇、重唇各析为五类。所制韵图横列声纽,纵分四呼,呼之下分列五调。一图之后附列中古韵书之韵目。贾氏把入声韵字配入阴声韵图中,注明“寄”某某韵,表明入声韵尾已有变化。是书有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济众新编

    八卷。朝鲜康命吉(生卒年不详)撰。康命吉,朝鲜太医,曾任崇禄大夫行知中枢府事。此书以朝鲜许浚《宝鉴》为蓝本,删其繁冗重复之语,补其缺漏未备之方,重行编次而成。书中引用医籍二十一种,有《灵枢经》、《医学

  • 夏小正分笺

    四卷。清黄模(生卒年不详)撰。黄模字相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前后无序跋。其征引成说凡四十余家,多不见于它书,或所引之书今日不传,或其仅据原稿,或与人同时切磋,皆未可知。如“初岁祭耒”下引洪震煊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致远堂法书

    一卷。清张考捏得陶渊明自书诗,刻为此帖。按其自跋所说,陶靖节人品学问,晋代第一,而从未有称其书者。张考捏言得其所书杂诗十二首,古劲流逸,墨迹宛然,每展玩便不忍释手。因思物之美者不可秘而不传,于是访请名

  • 四书贯解

    一卷。清孙锡畴撰。孙锡畴,山西阳城(今河南原阳)人,生卒字号不详。著述有《四书广义》、《四书正俗》、《四书贯解》、《学官谱》、《阳武县志》。除是书外,其余均已散佚不全。是书题名贯解,其意当是贯通全部或

  • 益斋存稿

    一卷。明翁正春(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翁正春,初名允益,字克生,浙江金华人。生卒年不详。春曾纵游江湖间,其诗颇多哀厉之音。是集诗凡一百十三首,为其子煊、煐录之,附编宋翁卷《西岩集》在后。四库编者认

  • 后汉书补注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

  • 潜室札记

    二卷。清刁包(1603~1669)撰。刁包字蒙吉,号六用居士,祁州(今河北无极)人。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再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以著述讲学为事。清兵入关,隐居不出,于城隅建斋曰“潜室”,闭户读书

  • 词话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生平见《仲氏易》条。据《西河合集·序》称:“此书本四卷,佚其二卷,不敢赝补,仅以半刊行。”由此可知此书为缺帙,并非完整。毛奇龄词作较优于诗,而且论词亦多有

  • 画眉笔谈

    一卷。清陈均撰。陈均,字康畴,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画眉笔谈》。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豢养画眉之事。书中内容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列入存目,不过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