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禅真逸史

禅真逸史

八卷四十回。明方汝浩编著。方汝浩,号清溪道人,生卒年不详。其乡贯说法不一,孙楷第谓为洛阳人,戴不凡疑其为浙江人,谭正璧以洛阳为其原籍,杭州为居所,也成一说。方汝浩其它生平事迹无考。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禅真后史》和《扫魅敦伦东度记》。《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它描述的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将军林时茂因得罪权臣,避难出逃,皈依佛门,法号澹然。后投梁,被举荐为妙相寺副住持。因勘破妙相寺住持守静奸淫劣迹,遭陷害,又逃回东魏隐居。得天书三卷,颇具神通,收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为徒。三徒学就本领,辞师浪迹江湖,于乱世中揭竿聚义,屡败官军。最后唐王一统,林氏圆寂,三徒隐居,修道成仙。全书的整体框架是一个佛教故事,诚如书前凡例所说:“是书虽逸史,而大异小说稗编,事有据,言有论,主持风教,范围人心。”由于作者在思想上将儒、释、道三教合为一体,说教意味较浓,释而道,道而儒,三教合流,三教互补,构成了小说总体思想的主要特征。这就难免使作品笼罩了一层顺天知命、纲常名教、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宗教迷雾。但这部小说积极的思想意义在于:它通过对梁、魏社会现实的描写,揭露了佛门道教中的弊端,暴露了尘世社会的黑暗,赞美了禅真豪使的品格。书中对统治者敲诈勒索,占人产业,夺人妻女,以及众多和尚、道士谋财害命、奸淫妇女的揭露,尤为深刻,使其带有较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禅真逸史》的语言,通俗易懂而简洁流畅,对话比较生动,且多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它出现于明代末期,对已问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艺术手法均有模仿,而无艺术独创力。《禅真逸史》存世版本不少,现知主要有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所藏古杭爽阁主人刻本,马廉旧藏白下翼圣斋本,二本各有插图二十页。还有无图而增唐太史令傅奕序本。这三种本大致为明刻本。清初和清代中叶,有文新堂本、据本衙藏板梓行的中小型本、明新堂本。清末有改题《妙相寺全传》和《大梁野史》的石印本,近世有张静庐点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江巨荣、李平校点本,参阅以上版本,择善而从,较通行。

猜你喜欢

  • 别本农政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在《农政全书》六十卷本外,另有一本四十六卷本,四十六卷本才是陈子龙删定的。从凡例上看四十六卷本与六十卷本在结构上完全相符。实际上,除陈子龙所整理刊行的本子外,并不存在另一个“

  • 孝经谊诂

    一卷。马其昶(1855-1930)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参与纂修《清史稿》,著有《抱润轩文集》、《毛诗学》等。是书为马其昶所撰《三经谊诂》之一,自序谓“孝经为圣人已乱之书”,用以“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读史吟评

    一卷,清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考中举人,尝官知县,著有《史评辨正》。《读史吟详》杂咏史事,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啽呓集》,但

  • 此木轩四书说

    九卷。清焦袁熹撰。焦袁熹详《春秋阙如编》条。据其子焦以敬、焦以恕所作凡例,知此书为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以恕掇拾残稿、整理或编定者十之四。因而该书与袁熹所作《经说》偶有重复,但较《经说》多可取之处。

  • 敬和堂集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 西泠怀古集

    十卷。清陈文述(1777-1843)撰。作者生平见《西泠闺咏》。他晚年悟道,遁入空门,西湖所以名甲天下者,不独以水秀山明,更因名人遗踪甚盛。自帝尧时之许由,西汉之东方朔,唐之白乐天,宋之苏东坡,郭祥正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诸家所称《增韵》者即此书也。毛晃,南宋江山(今浙江江山县)人。绍兴(1131-1162年)间进士。精字学,为海内所宗,学者称铁砚先生。另著《禹贡指南》,已佚,清人辑

  • 尺牍隽言

    十二卷。明陈臣忠(约1619前后在世)编。陈臣忠字景周,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此书摘录古人书牍,自周、秦迄于宋、元。有所点评,并以朱墨版刊行。《四库全

  • 梁京寺纪

    一卷。不著撰人。此记无著述时间。此记升元寺条中,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此梁朝文物,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是篇记梁代诸寺院,文笔雅洁。唐代释清澈著《金陵寺塔记》30卷,收入《唐书·艺文志》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