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房集
二卷。明高应冕(约1549前后在世)撰。高应冕,字文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进士,官光州知州。著有《白云山房集》。此集为高应冕文集。共二卷。所录序、记、杂文共八十七篇。其中如《游闲公子》、《白云先生》、《羲皇上人》诸传,大多为虚构托喻,游戏之笔,价值不高。惟《纵囚一辨》稍有见地。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二卷。明高应冕(约1549前后在世)撰。高应冕,字文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进士,官光州知州。著有《白云山房集》。此集为高应冕文集。共二卷。所录序、记、杂文共八十七篇。其中如《游闲公子》、《白云先生》、《羲皇上人》诸传,大多为虚构托喻,游戏之笔,价值不高。惟《纵囚一辨》稍有见地。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一卷。清陈宗彝刻印。宗彝字雪峰,原名秋涛,江宁(今江苏江宁县)人,嗜金石古籍。他所刻印的蜀石经残字,也已著录。这卷《熹平石经残字》,就是清道光三年,与蜀石经同时刻印的。此书所刻,凡《尚书·盘庚》一石,
一卷。明田汝成、蔡汝楠(1515-1565)同撰。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迁礼部郎中。蔡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今属浙江)
两集,二十二种,六十九卷,附三种,五卷。民国陈庆年编。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湖北译书局总纂,提调湖南全省学务,著作有《横山乡人类稿》、《汉津遗文疏证》等。丛书为陈庆年任职江南图书馆
十四卷。明孔天胤撰。孔天胤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山西汾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第二,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文谷集》。是集为同安洪
一卷。丁谦(生平详见《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撰。他在书中说:《金史·外国传》仅载夏、高丽二国,殊嫌漏略。稽之《元史》、《元秘史》及西域史等书,知当时西北部落甚多……兹特补列十五国于后,以备参证。今
二卷。宋郑汝谐(生卒年不详)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郑氏以为先儒于《论语》之义尚有阐发未尽者,遂著成此书,并
三卷。清李良年(1635-1694)撰。李良年生平事迹见《秋锦山房词》。此书主要记述唐宋词人的有关遗闻佚事,书无序跋,事件都按时代先后排列,其间也有编者的参订按语。所引均无出处和著者姓氏,徒使读者迷其
一卷。辑佚书,唐李淳风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李淳风岐州(今陕西周至一带)人,博览群书,善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官至太史令。其事载于《旧唐书》本传中。其所著《周易玄义》,唐宋史志皆不记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十四卷。清沙木(生卒年不详)撰。沙木字青岩,浙江嘉兴人。著有《艺文备览》百二十卷。是书首为沙氏自序,次为凡例标目,下依《说文》部次分为十四卷。其中所补所详之义,本散附于《艺文备览》之内各字之下,而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