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片玉集校记

片玉集校记

一卷。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辞目。孝臧先得汲古阁旧藏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又得士礼居别藏陈注本,更以元巾箱本毛本及《花庵词选》、《阳春白雪》、《乐府雅词》、《草堂诗余》诸书,参互校订,择善而从。既刊陈氏注本,复辑校记于后,所校颇为详细,然亦有可疑者。清真〔荔枝香〕“口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校记云:“原本无口,从郑文焯校,郑说见其所校《清真集》。其言曰:汲古脱一字,方千里和作正作九字句可证。”万氏《词律》谓清真是句所脱,或系间字、愁字之类。戈选乃拟作间,《词萃》因之,终以无据。宜从盖阙之例。考陈注本、元巾箱本、毛本并无间字,亦无阙文符号。然柳永此句,作“遥认众裹盈盈好身段”,方千里和周词,作“深涧此泻飞泉溜甘乳”。杨泽民和词,作“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陈允平和词,作“金泥帐底双虬自沈乳”。吴文英《送人游南徐》一首,作“因语驻车新堤步秋绮”。《七夕》一首,作“天上未比人间情更苦”,并为九字。至于间字,《历代诗余》已如此,非始戈丁,然《历代诗余》独有间字,亦难明其所据。〔荔枝香〕第二首。孝臧亦引郑说,其实此词,无法校订。文焯凭臆妄改,殊不足信。灯偏帘卷,义本可通。文焯所改,转诘曲矣。又〔六丑〕“恐断鸿尚有相思字”,文焯尝据庞元英谈薮,以证此句当作断红,颇为精确。而孝臧亦引庞说,不列郑名。疑似者则引郑说,精确者则据为己有,实令人不解。有彊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禹贡说断

    四卷。宋傅寅(生卒年不详)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

  • 二十一史论赞

    三十一卷。明沈国元编辑。国元字飞仲,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二十一史论赞》摘录二十一史“论赞”,加以圈点评识。读书有崇祯十年大来堂刻本传世。

  • 胡子易演

    十八卷。明胡经撰。经号前岗,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事。该书用注疏本,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说是《周易》原本,得

  • 威县志

    八卷。明张蒙正修,姜允清纂。张蒙正,山东济南人,举人,曾任威县知县。姜允清,威县人,曾任即墨县知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固安人田可井奉檄重修县志,聘本县人姜允清主纂。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

  • 左传拾遗

    二卷。清朱元英撰。元英字师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1109)进士。此书体例上模仿宋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摘录《左传》史事一百一十条,作者对其加以考订,又与吕氏《博议》之旨在发明经义有

  • 司业诗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会试中试,以病未与殿试,闭户读书数年,会诏天下设书院,大吏争延为讲师。乾隆十五年(175

  •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一卷。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徐孝,明末顺天(今北京市)人,不仕。著《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即是书所附之韵表。张元善永城(今河南永城县)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张氏卒于

  • 益斋存稿

    一卷。明翁正春(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翁正春,初名允益,字克生,浙江金华人。生卒年不详。春曾纵游江湖间,其诗颇多哀厉之音。是集诗凡一百十三首,为其子煊、煐录之,附编宋翁卷《西岩集》在后。四库编者认

  • 檗庵集

    二卷。明汪禔(约1566年前后在世)撰。汪禔字介夫,别号檗庵,安徽祁门人。生卒年不详。《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其学皆缘于礼。此集有《与胡天叙书》、《论王生》二书,《与汪子立书》

  • 尚书集传或问

    二卷。宋陈大猷(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