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河县志

清河县志

四卷,续录艺文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孟仲遴,陕西凤翔人,嘉靖进士,曾任清河县知县。清河旧无县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立意创修志书。其“询访搜剔,稽求采摭;迹今追古,溯流穷源,有得则识之”,逾年而稿成。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首为舆图,其后依次为,地理志(分野、建革、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坛学、生祠、陵墓、风俗);官师志(县牧、学职);版籍志(户口、地亩、物产、贡赋);人物志(乡贤、科第、岁贡、例贡、武功、杂科、孝友、忠臣、女德、貤封)。续录为艺文志。此志将赋役志名为版籍志,在志书中实为首创。艺文分见各类,其无类可附之文,则入续录。明人修志,好滥将无聊诗文一并收入,此志续录所收诗文,大都同清河县史有关,很有见识。风俗门附太祖圣谕及吕氏乡约,虽流于冗杂,然于社会风教不无小补,未可厚非。此志惟山川附古迹,陵墓附祥异,稍有不妥。

①十四卷。清朱元丰、孔传楹修,吴诒恕纂。朱元丰,字端可,号诚斋,浙江桐乡人。清雍正二年(1724)举人,历华亭、金坛知县,乾隆九年知清河县事。孔传楹,山东曲阜人,举人,乾隆十五年任清河县知。吴诒恕,字次安,安徽桐城人。拔贡,乾隆十三年来任教谕。清河邑志,始作于明嘉靖吴志,清康熙间有邹、管二志,此则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本。乾隆十三年,朱元丰知清河县事,聘吴诒恕纂辑县志,吴氏遂“于旧志之已载者因之,郡志之新增者入之”,志稿手成。乾隆十五年,后任知县孔传楹对其《凡例》、《图考》、《艺文》重加裁定,付梓刊行。此志凡十四卷。卷一目六,为图考、建置沿革、疆域、星野、形胜、山川;卷二目四,为城池、街坊市井、关津闸坝、镇集;卷三目六,为公署、仓储、驿传、铺递、祀典,恤典;卷四目六,为户口、里甲、地亩、贡赋、蠲赈、差徭;卷五目二,为河防、水利;卷六目二,为学校、兵御;卷七目一,为秩官;卷八目一,为选举;卷九目四,为风俗、物产、古迹、祥祲;卷十目一,为名宦;卷十一目一,为人物;卷十二目一,为列女;卷十三目一,为艺文;卷十四目一,为杂辨。清河素称泽国,故特设《河防》、《水利》二目,可谓因地制宜,能知所重,此则详述了六塘河、便民河及各支流的历史变迁。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②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裳修,鲁一同纂。吴裳,字仲宣,号望三益斋,江苏盱眙人。举人,咸丰元年任清河知县,官至四川总督,卒谥“勤惠”。著有《望三益斋存稿》、《读诗一得》。鲁一同(1805-1863),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字通甫,又字兰岑,号白耷山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著有《通甫类稿》、《清河风俗物产志》、《右军年谱》、《白耷山人年谱》、《邳州志》等。吴裳知清河县事,不忘征辑地方文献,于咸丰二年((1852)聘鲁一同编纂邑志,越二年书成付梓。清河邑地,左湖右黄,淮贯其中,故其将水利工程别立一卷,以突出其“邑之首务”的重要性,并订正了乾隆志中不少错误。《艺文》止载书目,而以诗文系于各条之下,可谓取法得当。有清咸丰四年(1854)刻本、清同治元年(1862)补刻本、民国八年(1919)再补刻本。③二十六卷。清文彬修,吴昆田、鲁蕡纂。文彬,字质夫,满洲正白旗人。清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至漕运总督,于度支吏治、漕运河防,无不洞彻。吴昆田,生平见本书《光绪淮安府志》条目。鲁蕡(1831-1879),字仲实,邑人,补弟子员,纂有《安东县志》,有诗文集刻行。清同治九年(1870),文彬再履漕运总督,命吴昆田引鲁蕡汇辑前志,重修邑志。是志以光绪二年为断,并于光绪五年刻印刊行。修此志时,黄河已改道,洪水之患渐轻,故《川渎》仍踵前志。自兵燹以来,农民赋税加重,井里萧条,地多荒芜,时郡守章某,更定田赋,为民减税,故此志以田赋为重,于《民赋》一门,较咸丰志特增一卷。《杂记》中续以近事,体现出“身缨离乱、不敢讳饰”的直笔精神。文彬称此志“条理明白,殊流共贯”,似非过誉。有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民国十七年(1928)重刻本。

猜你喜欢

  •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檀几丛书录要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 弋阳县志

    ①十卷,清陶耀纂修。陶耀,浙江秀水(今属嘉兴县)人,拔贡出身,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其县志,在明代有万历、崇祯二志,后未再修,至清康熙年间,陶耀开局续修县志时,崇祯志仅搜觅到一本,但篇章虫蚀,字已不可辨

  • 姚江逸诗

    十五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馀姚(今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以忠直死于魏阉之难,宗羲具疏讼冤。思宗叹为忠义孤儿,使归。益肆力于学,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复借抄之。受业

  • 三经附义

    六卷。清李重华(生卒年不详)撰。重华字君实,号玉洲,吴江(今属江苏省)人。雍正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除此书外,还著有《玉洲诗集》。此书包括《易》、《书》、《诗》三经。于《易》皆推求于反对正对之间,所

  • 周官禄田考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

  • 尚书读记

    一卷。清阎循观(1724-1768)撰。循观字怀庭,号伊蒿。昌乐(今属山东省)人。清代学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考功司额外主事。初好佛,后读宋儒之书,乃一尊程朱之学。曾与潍县韩梦周讲学

  • 四六雕虫

    二十卷。明马朴(见《阆风馆诗集》)撰。此编以体类次,计赋一首、序五首、引三首、敕四首、表十首、障词十一首、启八十八首、请启四十二首、书四首、小简三十七首、疏词十一首、祭文十首、上染文五首、呈八首、状一

  • 张界轩集

    八卷。清张时为(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时为字景明,余干(今属江西)人。明福王时贡生。此书乃由其族孙张司直所刻。目列十六卷。首序传目录一卷,次为《学约言》四卷,《读近思录纪言》一卷、《六寤言》一卷,《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