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见《画史》。世传米芾天资高迈,处世潇洒,不与世俯仰,落拓难羁,是书正体现作者之清高孤傲,不从流俗之品质。是书述论书法、点评书家,而于古今书家皆多讥贬。米氏开篇即对历代论书之“征引迂远”、“遣辞求工去法愈远”无利于学的状况表示不满,“故我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申明自己点评态度。对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唐代名家亦致不满,认为师法欧体之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颜鲁公“真便入俗品”,其它如徐浩之“字体肥俗”古气无存、薛稷之“笔笔如蒸饼”,并由杜甫对薛稷书之赞美,推曰“老杜不能书”。米氏对古之大书家之评放诞矜炫,对同朝代书家亦不甚恭敬,如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然而,米氏对书学品悟之心得甚深,以至“随意落笔,皆得自然”,擅长小字,但其位置规模皆若大字。米氏认为“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大字应具小字之“笔势备全”,小字亦应具大字之“筋骨神气”;且认为写字要“肉裹筋,筋藏肉”;布置要稳,不险怪,不枯肥,“贵形不贵作,作入画则入俗”,乃写字之大忌。米氏崇尚笔随心意,心笔相成,主张“书须得趣,他好俱忘。”米氏以上书法心得及运笔布格之法,俱独辟蹊径,成一家之言,确如作者所言其书“尽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海岳名言》虽篇幅不长,言语甚贬抑,但仍不失为书家之圭臬,学书法者宜研读探索,为艺术史之书法要论。是书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书苑》本、《湖北先正遗书》本、《美术丛书》本、《四库全书》本,198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洪丕谟评注本。

猜你喜欢

  • 诸经略说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 彭泽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赵宗耀等修,刘树德等纂。赵宗耀,广东人,举人出身,同治二年(1863)任彭泽县知县。刘树德,岁贡出身。彭泽县志,创自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万历间,相继两修,及清修于康熙二十

  • 刘贵阳经说

    一卷。清刘书年撰。书年字仙石,河北献县人。此书共三十六条。其中如“献犧”一条,谓犧尊为牛形,角尊则为象形。犧音羲,献音宪,各读其本字,其义自明。司尊彝变犧为献者,朝践乃始献之礼。由于祀事始于献,故曰献

  • 纪文达公遗集

    十六卷。《诗集》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改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京,复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 周易衷翼集解

    二十卷。清汪撰。字欲括,号容川,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宝庆府同知。据其自序,十翼之作广大精深,显羲画所示无言之数,衍文周含而未发之精。其以六十四卦反复于十翼中,以辞合象

  • 尊前集

    二卷。不知何人所辑。卷前有万历嘉兴顾梧芳《序》云:“余爱《花间集》,欲播传之,而余斯编第有类焉。”似即梧芳所辑,故毛晋谓梧芳采录名篇,厘为二卷。而朱彝尊《跋》则称:“于吴下得吴宽手抄本,取顾本勘之,词

  • 尚书章句内篇

    五卷,《外篇》二卷。清任启运撰。本书以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为内篇,以古文溢出今文者为外篇。内篇成于康熙戊戌(1718年),外篇完成于乾隆癸亥(1743年),前后相距二十多年,可见任氏用力之勤。原稿久佚

  • 春秋辑说汇解

    二卷。清曹逢庚撰。逢庚字上章,号肃堂,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乾隆壬辰(1772)科举人,癸丑(1793)钦赐翰林院检讨。精于经学,著有《淡和堂经说》等。所著《春秋辑解》十二卷原藏于家,同治九年(1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黄帝内经素问

    二十四卷。唐王冰(710-804)注。王冰,自号启玄子,医学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其名,称为京兆府参军。又《人物志》谓为太仆令,故后人多称王太仆。王冰素习医学,积十二年时间,于唐宝应元年(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