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浙东纪略

浙东纪略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徐芳烈,字涵之,浙江萧山人,选贡出身,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浙东一隅亦分南北,鲁王监国,沿江布防,浙东义师四起,绅缙破家守土,聚兵抗清,终为清军所败。《浙东纪略》记鲁王监国遗事,多为他书所无,颇足考证。作者身历行间,广采博收,所记见闻真切,尤于浙东死难殉国诸绅士等诗文遗墨多所辑存,记其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情形,足见明末浙东士绅忠贞不二之风俗人心,宁死不屈之精神气节。文尾又云有海外、舟山、闽中事迹当另录以续入,然而终未另见续文。至所记鲁王监国台州月日,与任光复《航澥遗闻》略同,而与查继佐相抵牾,盖各家记载多凭传闻,故多不能一致。《浙东纪略》为日记体,杂记有关的人物事件,有《痛史》本。上海涵芬楼旧藏《江表二臣传》钞本后亦附该书,还有《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书蔡传附释

    一卷。清丁晏撰。乾隆中叶以后,清代学者普遍重汉学而轻宋学,对于南宋蔡沈的《书集传》十分冷落,不过不少学者仍袭用蔡沈之语而不自知。此书则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中解释较好者,全部标了出来,比如《舜典》,今文

  • 语助

    《助语辞》之别称,详见“助语辞”。

  • 寿藤斋诗集

    三十五卷。清鲍倚云(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鲍倚云字薇者,又字退余。安徽歙县人。工诗善学,年四十遂不赴乡举,以经学授于乡。此集皆撰者以行书自钞。分《暂游集》、《阮溪集》、《桐香集》、《餐荔集》、《后

  • 缀术

    五卷。南北朝祖冲之(429-500)撰。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461年任南徐州从事史,后回建康任公府参军,464年出任娄县令,晚年提升为长水校尉。祖冲之在

  • 禹贡锥指

    二十卷。图,一卷。清胡渭(详见《易图明辨》)撰。《禹贡》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禹贡指南》条。渭学识渊博,尤精于舆地,尝与修《大清一统志》,得见全国府州县志,凡志书涉及《禹贡》山川地理者

  • 荆川稗编

    一百二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曾以职方郎中视师浙江。亲自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因功擢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

  • 春秋左传分类赋

    四卷。清夏大观撰,夏大鼎注。大观、大鼎都是湘潭(今属湖南省)人。大观曾将《左传》中的事类撰成对偶,按韵作赋,便于读者诵记。大鼎则在每一事类之下,详加笺注。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海清楼刻本。

  • 天远楼集

    二十七卷。明徐显卿(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徐显卿,字公望,号检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著有《天远楼集》。是集为其嗣子徐元淓所编。凡二十七卷。

  • 读史论略

    一卷,清杜诏撰。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康熙年间进士,官庶吉士,以诗文出众受康熙赏识。后来辞官归家,与高僧结九龙三逸社,林居二十年,曾经选中晚唐名诗作,编成《叩弹集》,自著有《云川阁集》、《浣花词》、

  • 四书虚字讲义

    一卷。清丁守存撰。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今同)人。官至广西布政使。是书首有何国琛序,大旨取四书中七十五个虚字,先引《尔雅》、《说文》、《玉篇》、《广韵》诸书,释其音义,继就行文之委曲变化,推阐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