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美国柯为良(生卒年不详)译。书前有光绪六年(1881)林鼎父(生卒年不详)、柯为良二序。林氏在序中称:柯为良来闽施医十几年,曾口译《全体阐微》,且让林氏以笔录之。林氏因医务繁忙,虽有志而未及完成
一卷。宋钱愐撰。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愐曾官太尉,其它事迹均不详。《钱氏私志》为杂事之书,书末有钱世昭序:称叔父太尉,凡耳目所接之事,皆广记而集累下来,得数万言,世昭叙而集之,名曰《钱氏
十七卷。明徐庆卿(生卒年不详)辑,纽少雅订谱。徐庆卿字子室,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纽少雅,江苏常州人。据书后纽少雅所作序,徐庆卿得到一部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和一部明初人的《选词乐府群珠》,他本人得
四卷。清廷俊集。廷俊姓瓜尔佳氏,字彦臣。此帖于光绪九年(1883)六月上石,光绪十三年(1887)刻成。刻者胡颙。所收皆清代书人之作。按其自题说,家藏名人墨迹百余种,选其精者四十余种,摹勒上石,以存永
六卷。南宋杨简(1141-1125)撰。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佐郎、兵部郎官、将作少监、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与袁燮、舒璘、沈焕
一卷。清郭嵩涛撰。郭嵩涛(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学者称为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道光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光绪二年(1876)奉命出使英国,当年十月十八日上海出发,十二月
七卷。明王世相(生卒年不详)撰。王世相字季邻,号清溪,浦州(今四川万县)人。曾从师于吕楠。官至延川县知县。此书共分二十四类,首载或问数条。王氏认为医学上朱震亨为集大成者。书中主滋阴降火之说。有浙江范懋
十二卷。不标撰人名氏。只是卷首题签说,“苏州府学附生曹澐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宗师鉴定。今呈到十九本。其一本系图说,因绘画不及,俟于原本录出补送呈”等等。可能是江南诸生录送提学之本,不知道
一卷。清王宏撰(详见《周易筮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
一卷。清末颜札氏撰。按启秀,库拉雅氏,满洲正白旗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庇护义和团,伏诛。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现存光绪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