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沈下贤文集

沈下贤文集

十二卷。唐沈亚之(781-832)撰。沈亚之,字下贤,吴兴(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文学家,官至福建团练副使、历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栎阳令,登直言极谏科,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乱平后遭嫉,谪为南康尉,官终郢州掾。著有《沈下贤文集》,曾师从韩愈为文,与诗人李贺有交谊,李贺作有《送沈亚之歌》。杜牧、李商隐对他也很推崇,都有《拟沈下贤诗》赞之。沈亚之工诗能文,善作传奇小说,有名于元和年间。杜牧诗云:“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晚唐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沈亚之为“广大教化派”升堂诗人。所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等,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别具一格。此集凡十二卷。诗赋一卷;杂文、杂记一卷;杂著二卷;记二卷;书二卷;序一卷;策问并对一卷;碑文、墓志、表一卷;行状、祭文一卷。刘克庄《后村诗话》诋其名检扫地。王士祯《池北偶谈》亦谓弄玉,邪凤等事,大抵近小说家言。《四库全书总目》据汪如藻家藏抄本编录。《四部丛刊》据涵芬楼藏本影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沈亚之集》九卷。此集未见宋元刊本,只有一种明刊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亦有清光绪年间叶德辉辑刊《观古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长宁县志

    十二卷,清曹秉让修,杨庚纂。曹秉让,曾任长宁县知县。杨庚,江安人,博学多才。长宁县志,旧有明嘉靖间县令吴师朱所纂钞本,经兵燹散佚无存。清康熙间,叙郡志中有长宁县志一卷,乃因旧志略加增损,又一百二十年而

  • 读《缁衣集传》

    一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广西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由翰林院编修补福建道御史,与陈庆镛、苏廷魁有三御史之称。太平天国起义,朱琦回籍办团

  • 居士集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

  • 寄庐读史记臆说

    五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字子琳,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官道员,杨琪光师法归方,意在读史以练文笔,但间或也有笃论,他将读《史记》心得。写成《寄庐读〈史记〉臆说》一书,他主张持论公允,对人、事给予恰当

  • 墨香阁集

    十三卷。清彭维新撰。彭维新,字石原,号余山,湖南茶陵人。生卒年未详。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因事免。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数百年来

  • 人谱类记

    见《人谱》。

  • 四书辨讹

    六卷。清汪陞撰。汪陞字兰友,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是书题曰辨讹,首列先儒之注,辨其合不合;其次论及当世流行的著名时文;再次论及诸选家评跋之语。凡说之讹者,以点标记;不讹者,以圈标记;谛当明快者,则

  • 疑雨集

    四卷。明王彦泓(?-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

  • 龙川诗钞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

  • 楚辞订注

    四卷。清许清奇(生卒年不详)撰。许清奇,字赏夫,福建漳州人。《订注》大抵依黄文焕《楚辞听直》、林云铭《楚辞灯》的说法,订注屈原作品。收注的作品,除《汉书·艺文志》所录二十五篇之外,又收《招魂》、《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