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求古录礼说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容是:卷一:自天子城方九里考至释谷释亿。卷二:自诸侯四寝考至庙寝宫室制度考。卷三:自四阿反坫考至仞考。卷四:自禹都考至孔子自卫返鲁考。卷五:自招摇在山解至鞠躬解。卷六:、自释贯至夹室考。卷七:自冬祀行辨至四类四望考。卷八:自夏礼尚文辨至释民。卷九:自孔子弟子考至社稷考。卷十:自周代书册制度考至祭祀差等说。卷十一:自天子食三老五更考至射奏驺虞貍首解。卷十二:自庙制变通说至大射说。卷十三:祭天神地示不求神说至会同考。卷十四:井田考至释葵。卷十五:释咎释庸至斋必变食说。此书新说颇多,但也有些不合古代实情。如卷一天子四庙辩,完全是迎合清室的口味。唐、宋、明几朝宗庙,虽然不一定全遵古代制度,但远祖之庙迁去神主者颇多,而清庙神主则百世不迁,这是历代所未有的事。如果遵循郑玄之注,那么自祖父、曾祖、高祖之外所有庙的神主都当迁去。大概按王肃之论,不迁神主的远祖之庙不能进入七庙之数,这样,享国百世则不妨有一百个不迁神主的祖庙。这真是千古笑柄,这也是金鹗歪曲学术迎合当世的一条明证。存世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毛诗兴体说

    ① 一卷。清林国赓撰。国赓字飏伯,广东番禺县人。光绪甲辰(1904)年进士,曾拜翰林院庶吉士。《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然而以此喻彼的“比”较为明显,而由此及彼的“兴”则比较隐曲。毛传曾

  • 修身西学

    十卷。意大利高一志(?-1640)撰。高一志字则圣,初名王丰肃、王一元,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中国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当反教运动时他与曾德昭均被捕入狱,于1617年被逐到澳门,教会在

  • 问辨录

    十卷。明高拱撰。高拱字肃卿,新郑(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此书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疑义,逐条辨驳,既有不少精到之见,也有一些推求不当之处。该书不以朱熹地位之高而苟同苟异,大胆辨难,

  • 泽农要录

    六卷。清吴邦庆(生卒年不详)撰。吴邦庆,字霄峰,直隶霸州(今河北霸县)人。官至河东河道总督。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积水很多,能够种植水稻。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写成

  • 学易笔谈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

  • 道德真经集注

    ①十卷。宋张氏撰。张氏,其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约成于绍圣年间(1094-1097),是集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四家《老子》注本而成。没有增损,也无己意参入。卷首有唐玄宗、左仙公葛玄、王雱等注本

  • 问奇集

    一卷。明张位(生卒年不详)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著作尚有《词林典故》,《周易参同契注解》、《闲云馆集抄》等。这是一部考证诸字形声训

  • 小学说

    一卷。清吴凌云(生卒年不详)撰。凌云字得青,号客槎,嘉定(今属江苏)人。岁贡生。曾寄居于钱大昕之孱守斋,得读钱氏藏书,闻见益廓。于许氏《说文》探索义类,时能发前人所未发,钱大昕尝采其说入《养新录》。是

  • 左传器物宫室

    一卷。清沈淑撰。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条。

  • 定山堂古文小品

    二卷。《续集》一卷。《杂序》一卷。《龚端公奏议》八卷。附一卷。《浠川政谱》一卷。《露浣园稿》四卷。清龚鼎孳(1615-1673)撰。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生平事迹见《定山堂诗集》条。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