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该书在《五代史平话》和元人五代史杂剧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基本历史轮廓和主要情节人物本于史传,间以虚构,不是简单复述历史的通俗读物,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与加工的文学作品。在叙事描写之中,作者本于封建正统观念,宣扬了“皇权神授”的天命观,立意歌颂圣君贤相,标榜他们的“王道”与“仁政”;同时对农民起义持敌视态度,把黄巢写成了“妖孽转世”。但由于作者基本上忠于历史和受关于五代史故事民间创作的影响,小说正面推崇的圣君贤相不多,相反却揭露了不少昏主佞臣,暴露了统治阶级上层政治集团之间争夺权位的尔虞我诈和凶狠残酷。小说借说前朝兴废,寄寓着对统治者荒淫残暴的憎恨和对乱世中人民苦难的同情,客观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该书基本上保留了口头文学的特点,线条粗犷,语言显得粗糙,结构不够匀称,前详后略。几个主要人物如李存孝、王彦章、李克用、朱温等,形象塑造比较丰满,而更多人物则苍白浮泛。该书对《五代史平话》和元杂剧的五代史剧目有所继承,又对清代戏曲产生过很大影响,如《珠廉寨》、《飞虎山》、《雅观楼》、《太平桥》、《战潼台》等十几种京剧的故事都取材于该书。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虽不可与作者的《三国演义》成就比肩,但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地位。有明刊本,八卷六十回,题“李卓吾批点”。明刊本另一种,六卷六十回,题“玉茗堂(汤显祖)批点”。清有多种坊刻本,其一名《五代残唐》。1983年,北京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资料丛书》出版校点本。

猜你喜欢

  • 捕蝗要说

    见《捕蝗要诀》。

  • 壮游编

    三卷。明王叔承撰。王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晚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稚登传中。王叔承早弃举子业,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入楚。其在邺下时,

  • 文肃集

    二十三卷。明赵贞吉(1508-1576)撰。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今四川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著有《文肃集》。是集凡二十三卷,其中诗六卷,

  • 哤言

    十卷。明范涞(生卒年不详)撰。范涞字原易,休宁(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著有《休宁理学先贤传》、《晞阳文集》、《两浙海防类考》等书。此书为随笔札记,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记二十卷

  • 雅尚斋遵生八笺

    见《遵生八笺》。

  •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

  • 论语虞氏赞注

    一卷。晋虞喜(277-353)撰。清马国翰辑。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晋天文学家。撰有《志林》三十篇,已佚。《晋书·儒林传》称其专心经传,兼览谶纬。《册府元龟》载他注《论语》九卷,且撰《新书

  • 荣河县志

    ①八卷。清李长庚修,张殿珠纂。李长庚字宏庵,辽宁辽阳县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荣河县知县。在任期,仁慈爱民,德政颇嘉。张殿珠,举人,新宁知县。按荣志创修于明万历二十六年

  • 诚斋录

    四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朱有燉为明代诗文、戏曲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翁。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1425)袭封为周宪王。有墩生于承平之年,奉藩多暇,又勤学好古,故书艺、

  • 姚文敏集

    八卷。明姚夔(1414-1473)撰。姚夔,字大章,桐庐(今浙江桐庐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初,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天顺七年(1463)累进礼部尚书,改吏部,加太子太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