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吴绥撰。吴绥字韩章,江苏无锡人。该书成于顺治年间,采用纲目体,于诸史中择其大事为纲,概括原文作为目,时间起于太古,迄于明末,故以廿二史为名。但作者采摭的并不是诸全史,而仅为坊刻纲鉴,故更为简略
二十卷。清金一凤等纂修。金一凤字紫庭,山阴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贡生任兖州知府。考兖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元年朱泰,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于慎行,三修于康熙二十四年太守张鹏翮。时又过30余年,其间康熙
一卷。清张标(生卒年不详)撰。张标,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顺治壬辰年(1652)中进士。《农丹》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1660)。该书分为天时、地利、亲田、养种、粪壤、人事、辨谷、占验等十篇(其中地
二十卷。明习经(1388-1453)撰。习经,字嘉言,号寅清居士,晚年又号寻乐翁,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参与修纂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实录,官至詹事府詹事
十二卷。明陈琛(?-1545)撰。陈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明经学家,著有《易经通典》、《四书浅说》等。陈琛讲学务平易切实,不为穷高极远之论。其说四书也同此旨,语求浅显而理甚醇正。
二卷,清钱召棠纂修。钱召棠,曾任巴塘粮务嘉善。巴塘为蜀极边,其地粮务为清代置官之始。巴塘有志始于是篇。《巴塘志略》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钞本。二卷。按目曰例言、曰通道、曰疆界、曰舆图、曰山川、曰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
八卷。清郑珍撰。参见《说文新附考》。是书系考辨宋郭忠恕《汗简》的重要著作,很有参考价值。《汗简》为古文字汇编,征引古书七十一家,依《说文》部首分隶诸字。所征引古文诸书,今多不存,而所录古文字,虽与甲骨
二十七种,九十一卷,清蒋光煦编辑。蒋光煦字生沐,号放庵居士,海宁州(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少孤好学,喜藏书,积书达四五万卷,著有《东湖杂记》等。以其书室“别下斋”为名辑刊《别下斋丛书》,取宋王应麟“困而
九十六种,四百七十四卷。清王谟重编。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年间进士,授建昌府学教授,在官肆力于撰述,后告归。著有《读书引》、《汉唐地理书抄》、《江西考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