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桐华阁文集

桐华阁文集

十二卷。清杜贵墀(生卒年不详。)撰。杜贵墀,字仲丹,湖南巴陵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道咸之际,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而见道之笃、涉学之博则有过之。本书为杜贵墀卒后,其孙杜耀圭请湘阴郭焯莹编定付刻。计文一百二十首,其中自为“说”者一百〇三首,代人之作十七首。其卷二《婿再娶不得为吾女说》、卷三《归黄贞姑丧主议》,论及封建伦理,持论有合于当世之见。杜贵墀著有《典礼质疑》一书,颇为士林称许,于丧礼之学,夙所究心。卷二《鲁子敬论》认为,子敬劝孙权借荆州于先主,非为蜀不为吴,乃欲多曹操之敌以自为树党,斥权论子敬称劝借地先主是其一短者为非。甚有识见。至于卷一《为谭巡抚请崇实学疏》,力言同治以后从事西学者之无效,则滞为书生迂阔之谈。杜贵墀虽颇能考证,行文亦时有失检之疏。如卷八《赠谢君左侯序》谈到“道光后元间”这一时间概念,旨指不清,有违史家与史实;卷九《诰封中宪大夫冯君墓表》称许石云之书入储四库,实则仅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存目,与著录者有别,更不足为许氏博经之征;殊为失考。又如卷五《湘輶丛刻》叙及湘南学政吴树梅奏进之词,并非诏谕,竟用“草莽臣杜贵墀伏读再四”之词,亦失无礼。然全书持论笃实,可取处居多。此书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杜耀輶刻本。

猜你喜欢

  • 历代宰辅汇考

    八卷。清万斯同(1638-1702)撰。万斯同,字季野,浙江鄞县人。黄宗羲学生,精史学。南明鲁王监国,授户部主事。康熙十七年(1678)拒应博学鸿儒科,次年以布衣与修《明史》,不受俸,不署衔,前后历十

  • 说文经斠

    十三卷。清杨廷瑞(生卒年不详)撰。廷瑞字子杏,号澂园,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著作另有《说文正俗》。是编依十三经分为十三卷,据《说文》字义以考经传本字原当作某,每字列《说文》篆体及许氏所训之义于首,注

  • 五续今古奇观

    见《石点头》。

  • 玉峰先生脚气集

    见《脚气集》。

  • 西溪集

    十卷。宋沈遘(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

  • 周易无忘录

    三卷。清蒋珣撰。珣字少泉,浙江余姚人,嘉庆举人,官至瑞安教谕。著有《易义》、《书义》、《诗义》、《春秋》等经无忘录。《周易无忘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卦爻及彖象传之微旨,中卷发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

  • 学易居笔录

    一卷。元俞镇(生卒年不详)撰。俞镇字伯贞,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为作者阅读经史百家之书,随笔记录之文。全书分条记录,共四十九条。主要杂取经史成语及古人格言。重视儒家学说,颇斥佛学和道

  • 地理书

    二十四种,三十七卷。清张湘撰注。张湘字灵源,武陟(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张湘好堪舆之学,整理自古流传的堪舆类著作,为之订正注释,如《玉尺辨正》二卷、《辅星水法注》一卷等多种,其自撰书仅五种,如《

  • 诲尔录

    二卷。清代陈伟撰。此书是作者的笔记兼札记,自光绪丙子年(1876)至光绪己丑年(1891)始成,历十四年。主要内容是封建士子如何来修身立行的心得笔记。作者偏重汉学,又不尽弃宋学,在书中以“经宣明,而行

  • 读易一隅

    二卷。清管干珍撰。干珍字阳复,号松厓,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阳湖志》“干珍”作“干贞”。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不按章句,泛论概要,以箴规人事。每节归宿不是“圣王经纶天下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