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懿集
十二卷。明杨起元(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杨起元,字贞复,广东归善人。万历五年(1677)进士,选庶吉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卒天启初年,追谥文懿。著有《识仁编》,已著录。此集为其孙廷春所刊。共十二卷。据目录作二十卷,而自十一卷至十八卷皆注云嗣刻。其有录有书者仅为十二卷。盖编辑未竟之本。有四库全书本。
十二卷。明杨起元(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杨起元,字贞复,广东归善人。万历五年(1677)进士,选庶吉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卒天启初年,追谥文懿。著有《识仁编》,已著录。此集为其孙廷春所刊。共十二卷。据目录作二十卷,而自十一卷至十八卷皆注云嗣刻。其有录有书者仅为十二卷。盖编辑未竟之本。有四库全书本。
六卷。清魏繇(生卒年未详)撰。魏繇有《泳经堂丛书》。此集为六卷。《遗集》总目称五卷,实为有误。是集分年编次,始于同治七年(1868),迄于光绪二十四年(1893),取与《泳经堂丛书》对照。自二卷三页“
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读论语札记二卷。读孟子札记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清代理学家,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学
一卷。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为有关生理学说旧译本中较早的一部。原刻于《格致须知》三集中。旧刻多已失佚。此本为瑞思义校印本。全书共六章,分别论述全身骨骼、全体诸肌、消化诸部、全身血脉、
无卷数。清姚际恒(1647-约1827)撰。姚际恒字立方,号首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姚际恒一生喜读书,治学甚勤,曾从事《九经通论》的撰述,越十四年而成,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著有《好古堂书目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①八卷,清安可愿修,曾宗孔纂。安可愿,陕西跃州人,拔贡,官远安知县。曾宗孔,远安县人,庠生。县志明成化二十年(1484)知县刘英始修,嘉靖十七年(1538)知县王绰续加修辑,皆未付梓,仅辗转传钞,故流
一名《西原约言》。明薛蕙(详见《西原遗书》条)撰。薛蕙退居西原以后,学养生家之言,后又读《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句,自称有所得,因而撰成此书。全书分为九篇,即天道篇、性情篇、潜龙篇、时习篇、君道篇
见《汪氏兵学三书》。
一卷。清徐建寅译辑。徐建寅(1845-1901),字仲虎,一名寅,江苏无锡人。同治年间,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光绪初年任驻德国使馆参赞,并赴英、法等国考察。本书就是徐建寅在这一时期,利用工作之
一卷。晋孙毓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清马国翰辑。孙毓有《毛诗异同评》,已著录。《隋书·经籍志》云,儒家,梁有《孙氏成败志》三卷,孙毓撰,已失传。《旧唐书·经籍志》、《意林》皆云三卷。《意林注》云,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