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忠愍集

杨忠愍集

三卷。《附录》一卷,明杨继盛(1516-1555)撰。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贬官。后复起为刑部员外郎改兵部武选司,劾权相严嵩十大罪状,下狱受酷刑,被杀。明穆宗即位后,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愍。著有《杨忠愍集》。继盛以经济气节自负,不屑于文字,后人重其品行,掇拾其遗稿编为《杨忠愍集》凡三卷。最早为隆庆三年(1509年)王世贞刻本,后明有蒋如苹刻本、孙克弘刻本、林士雅刻本;清则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杨聪福刻本、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朱永辉刻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章钰敬一斋刻本以及胡范刻本。这些刻本卷帙有两种;一种是正集三卷,附录一卷;一种是将附录也计入在内共四卷,其内容亦相同,均为奏疏一卷,杂文一卷,诗一卷,附录则是行状碑记。今观是集,其文如其人,以质朴见称,披肝沥胆,刚直不阿。其临刑之前所作《遗嘱》虽成于仓促之间,却洋洋数千言,质朴感人。其对诗词虽非所留意,却也时有清新之作。有清康熙年间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裘文达公集

    二十卷。清裘曰修(1698-1776)撰。裘曰修,字叔度,又字漫士,号渃皋,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政绩颇卓。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十二卷,奏议一卷,补遗一卷。文集中

  • 十三经提纲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

  • 虞氏易义补注

    二卷。清纪磊撰。虞翻易学博大精深,但其说支离琐碎,一般人难解其深意。清代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但虞氏主纳甲,本于《参同契》,而郑氏则主爻辰,本于《乾凿度》,二者有本质的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

    十六卷。清焦映汉、贾棠撰。焦映汉、贾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焦、贾二人于琼州为官时所刻邱浚、海瑞诗文合集。凡十六卷。邱浚《琼台类稿》本七十卷,此集选定十卷;《海瑞集》有自作的稿引,不着卷数,此集定

  • 东观录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舒芬字国裳,号梓溪,进贤(今属江西)人。学者。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极谏武宗南巡被廷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时复官,因大礼仪下狱廷杖夺俸,后病卒。世称“忠孝状元”

  • 古今岁时杂咏

    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生卒年不详)编。蒲积中,眉山(今属四川)人。本书之前,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厘为十八卷,现增益为二十卷

  • 梨洲遗著汇刊

    三十三种,六十六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薛凤昌辑。黄宗羲著述甚多,清《四库全书》即著录多种。但《梨洲遗著汇刊》并非其全集,如著录于《四库全书》的《易学象数论》、《深衣考》等都未收入

  • 双桂集

    六卷。明徐墺编。徐墺江苏无锡人。生平履迹不详。是集录其祖徐环父徐允之诗。环字伯枢,元兵部侍郎徐宪之子。洪武间,常以茂才荐,擢上元县主簿,终临桂县丞。所著有《临桂集》。允字邦孝,所著有《水南集》。墺合为

  • 红余诗词稿

    一卷。清谢香塘(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咸间人。浙江平阳人。谢青杨之姐。嫁同邑金氏,早寡。遗稿存诗八十五首,词五阕。诗笔清俊,力追古人。如《咏菊》诗云:“天意只教全晚节,人情竟说占秋光”,《月下观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