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氏音鉴

李氏音鉴

六卷。清李汝珍撰。汝珍(1763-1830或1828)字松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官河南县丞。师事凌廷堪,论文之暇兼及音韵杂艺。晚年困乏,所作《镜花缘》著称于文学界。是书初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卷首有石文序。此书是音学论著,涉及范围广泛。首卷论列字音、五声、五音之类;卷二论列字母、反切、阴阳、粗细之类;卷三释初学入门;卷四论列南北方音;卷五释空谷传声;卷六列韵图《字母五声图》。李氏把声母分为三十三类,但其中包含了粗、细音的分别。他说:“母中所收各音,以翻切论之,其中粗、细最宜区别。”这是因为李氏试图兼包南北方音,他说:“此编悉以南北方音兼列,惟素喻南北音者,观之始能了然。否则必谓字母及同母(案指韵类)俱多重复矣。”因此他要把声类和韵类分得细一些。在声母方面,南北方音的分合与否,往往表现在粗细音上,所以他把声母分为粗细两类。他说:“今将《五声图》所列平音,除无字空声,余皆各别粗细,备录于后。其上去入粗细之分,亦皆仿此。此以北音而言,若以南音论之,杭州读毡为庄渊切,苏州读猪为真诗切,皆与北异。惟江宁淮扬徐海等处,于粗细之分,其音略近于北。盖南北亦多未同耳。”他所分的粗音,实际是指与开口、合口相拼的声母;细音是指与齐齿、撮口相拼的声母,许多字母兼有粗细音,这样区分是不科学的。李氏用一首“行香子词”作声母代表字,凡三十三字,代表三十三声类。加以归纳,实际只有十九个声母。韵母方面,李氏分为二十二个同母(韵类)。每一韵中,包含一个或两个具体韵母。为了兼备南北方音,此书“于字母及同母俱南北双列”。声调方面,他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类。李氏韵图,以三十三个字母为纲,每母列为一图,纵列五种声调,横列二十二韵之字。声母为粗音者,所列之韵就是粗音(开口、合口呼字),声母为细音者,所列之韵就是细音(齐齿、撮口呼字)。有字者于字下注明反切(反切均为李氏自制)及“射字打马式”(用号码代表声韵调,三码而成一音,即所谓“射字法”),无字者仅注明反切及射字之号码。李氏韵图以声为纲,而不是以韵为纲,与一般韵图有别。李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但他试图包括南北方音,所以是一部兼表“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著作。是书有嘉庆十五年(1810年)宝善堂初刊本、同治七年(1868年)木樨山房重刊本等。

猜你喜欢

  • 梅溪集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1112-1171)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

  • 四镇三关志

    十卷。明刘效祖撰。刘效祖,字仲修,武功左卫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史。善诗,其作流传甚广。所谓四镇者,蓟、昌、保、辽也。三关者,紫荆、居庸、山海也。《四镇三关志》明万历间刻本。其目录依次

  • 刘公旦先生死义记

    吴下逸民撰,不著姓氏,不可考。该书记明末清初长洲刘曙以吴胜兆故被株连,为清巡抚王国宝所获,械送南京,洪承畴百计诱降,终不屈,从容就义。仅九百余字。现存《荆驼逸史》本。

  • 纯白斋类稿

    二十卷。《附录》二卷。元胡助(生卒年不详)撰。胡助,字履信,一字古愚,别号纯白老人。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始举茂才,为建康路儒学学录,后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承信郎、太常博士。此集为助自编,共三十卷

  •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

  • 二知轩文存

    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定远人。道光年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官四川按察使,两淮盐运使,广东布政使。著有《二知轩文存》。此集三十四卷,卷一至卷二有论六十二篇,卷

  • 资麈新闻

    七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撰。《资麈新闻》是抄撮一些杂说著作而成,主要内容卷一论述鬼神类,即幽冥因果,还魂托生之事。卷二论述阴阳类,都是方术家言,出自神枢经、洞元经、人元秘枢经之书。卷三论述词赋

  • 竹溪县志

    ①不分卷。清徐京陛纂修。徐京陛,江西义安人,贡生,官竹溪知县。竹溪,汉为武陵郡,明割竹山地置竹溪,其僻远与竹山同。竹溪旧有志,自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化为乌有。竹溪兵燹之祸,与竹山相类似。康熙十九年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襄阳遗集

    一卷。明范明泰编。范明泰,字长康。嘉兴(今浙江)人,万历庚子(1600)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乃裒辑北宋书画家米芾遗文之集。米芾之《宝晋英光集》本世有传本,范明泰大抵未见,故而繁采各书,裒为此集。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