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通义

春秋通义

一卷。撰人不详 此书体例为分条论述,按年代先后排次《春秋》大事。篇幅虽小,持论却较平允。如庄公七年“虽陨如雨”一条。《公羊》解释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又以记异为说。此书以为此只是润色旧文,与关涉褒贬的特笔无关,甚有见识。然其议论终不出前人窠臼。如哀公“十有二年春用田赋”条下云:“田赋,夏制也。而鲁用之,罪三案也。昭定以降数变旧章,非公也。是年螽,明年秋螽,冬再螽,应浚民深也。”此盖本《公羊》之说。再如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条下云:“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孔子生,孔子之生不时也;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麟至,麟之至不时也。然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孔子不生,则人纪绝,人纪绝则乾坤或几乎息矣,然则孔子之生时也;麟之至应孔子,麟之至时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而终之以获麟,明乱极必治,而王者之迹卒不熄也。”实属荒谬。现存有《小万卷楼丛书》本。

一卷。清魏元旷(详见《易独断》)撰。该书是作者所撰《述古录》中的一种。不载《春秋》全文,也不论《春秋》全经,有所论说则分别条录,也不另加标题。大体上在于通论《春秋》经义,疏通发明,折衷众说,不拘泥于一家之言。该书长于议论而疏于考证,攻驳诸家之失往往中理,但也有师心臆断之处。收入作者所著《魏氏全书·潜园统编·类编·述古录》中,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刊本。

猜你喜欢

  • 风姬易遡

    五卷。明王宣撰。宣字纪卿,又字虚舟。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王化卿。江西金溪人。该书只论上下经卦爻辞,其《自序》云:“风,伏羲姓;遡风者,溯卦。姬,文、周姓;遡姬者,溯彖爻。独不遡孔者,余观象家,非举业

  • 养生类要

    二卷。明吴正伦(生卒年不详)撰。吴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今属安徽)人。精于医术。约生活于嘉靖年间。著有《脉证治方》、《虚车录》、《活人心鉴》等书。此书为吴氏本《内经》有关养生学之旨,参附众医家

  • 辽阳乡土记

    二卷。清白永贞编。白永贞详见民国《辽阳县志》。《辽阳乡土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铅印本,全书二卷。其书体例基本仿照《辽阳县志》而作,故驳杂不伦。历代沿革、政绩、兵事等,大抵取材于《盛京通志》,宗教

  • 蛇谱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是书是一部专记奇异之蛇的著作。全书共有六十三则,所记之蛇,大多都产于蛮荒之地,书中也多怪异之谈,不足为信。其中五十三则以后,全部抄录《山海经》之文以为己说,虽不足取

  • 书蔡传旁通

    六卷。元陈师凯撰。师凯字道勇,江西南康人,尝隐居庐山,名其地曰东汇泽(一说师凯字叔才,江西都昌人)。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

  • 重修革象新书

    二卷。元赵友钦撰,明王祎(1322-1373)删定。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明初与宋濂同修《元史》,官翰林待制。有《大事记续编》《卮辞》《王忠文公集》等。王氏称《革象新书》芜冗鄙陋,便“为之纂次,削其

  • 张氏可书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作者大约生于北宋末年,书记载的内容也比较庞杂,如汴梁全盛之景,故都遗闻、朝廷故

  • 大般涅槃经义记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

  •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

  • 梅窝词抄

    一卷。清陈良玉(生卒年未详)撰。陈良玉字朗山,辽宁铁岭人。此书收词四十七阕。慢词居多,有清雅处,有精整处,有奔放处。皆宗法朱彝尊、厉鹗。观〔三姝媚〕、〔念奴娇〕、〔高阳台〕诸阕,即可知。要而论之,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