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解诂

春秋左氏传解诂

二卷。汉贾逵(30-101)撰,清马国翰辑。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人,贾谊九世孙,东汉著名学者。弱冠能诵《左传》及《五经》,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兼通五家《穀梁传》,诸儒称之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据《后汉书》本传记载,贾逵父徽曾从刘歆学《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以古文学为主,兼通今文,尤明《左氏传》、《国语》,作《解诂》五十一篇,汉明帝永平中献《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馆。建初元年(76)受诏条例《公羊》、《穀梁》二传不如《左氏传》者四十事,章帝嘉纳,令逵自选《公羊》严(彭祖)、颜(安乐)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传》,迁逵为卫士令。和帝时官至侍中,以老病请归。贾逵的著述,除《左传》、《国语》解诂外,尚有《周官解诂》、《左氏条例》、《春秋左氏长经》、《春秋三家经本训诂》、《春秋释训》、《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等。古文经学自刘歆提倡以后,至贾逵而大行于世。《春秋左氏传解诂》隋唐志并著录三十卷,其书散佚。宋王应麟辑《古文春秋左传》十二卷,中载贾逵佚说,马国翰补缀为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从佚文看,贾逵解释《左传》,比较注意名物训诂和史实的说明,体现了古文家的特点,但在治学的整体上仍然比较重视义例的发明,并杂取《公羊》、《穀梁》二传以释《左传》。贾逵的《左氏》学在汉魏时期有很大影响。王肃多主贾逵之说,孙毓著有《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申贾而驳服。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行,汉魏注解大多亡佚。清人武威张澍辑有《贾逵左传解诂》,见《二酉堂丛书》目录,未刊。马国翰此本附有所辑《长经章句》一卷,谓《左传》学传于后世,贾逵之力为多。《春秋左氏传解诂》还有清王谟《汉魏遗书抄》辑本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

  • 竹书纪年集注

    二卷。清陈诗撰。诗字愚谷,别号大桴山人,蕲州(今属湖北)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其学问渊博,著作丰富。有《竹书纪年集注》等。诗撰是书,经传合者为多,取春秋内外传及周秦诸子事迹相类似者,与为证明。又

  • 书蕉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分上下二卷。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胎卵二族、相马、花刑、杨用修、颖慧、青岚帚、玉米田、胭脂虎、簏簌、禹穴

  • 吏学指南

    八卷。元徐元瑞撰。徐元瑞,吴郡(今苏州)人。身世不详。本书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据作者自序称,“善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先明乎法,明法然后审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则政乖

  • 五经讲宗

    五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茂猷字光衷,福建漳州人。崇祯七年进士,特旨五部会元,礼部主事。作品有《六经纂要》、《五经讲宗》、《迪吉录》等。此书讲述《五经》宗旨,乃作者自抒心得。但是讲《易》之卦变,

  • 仪礼韵言

    二卷。清檀萃(1725-1801)撰。檀萃字默斋,望江(今安徽省西南部)人,乾隆辛巳(1761年)进士,曾任云南禄劝知县。《清国史文苑传》和《安徽通志》均不载檀萃著录此书。此书的旧抄本,首署檀氏《仪礼

  • 外台秘要

    见《外台秘要方》。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三洲诗脍

    八卷。明沈淮(约1561前后在世)撰。沈淮字澄伯,仁和(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此集共八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其完阙不可考。其诗则体格尚未成就,累句亦多。此集有浙江

  • 藕居士诗话

    二卷。明陈懋仁(详见《年号韵编》)撰。是书约成书于明崇祯时。前有作者自序。因陈懋仁与袁宏道、钟惺、谭元春游,故其论诗大旨,以公安、竟陵为宗。自序称集中考证多而评论语少。今观此书,如元王烈妇,明铁铉女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