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注疏质疑

春秋公羊注疏质疑

二卷。清何若瑶撰。若瑶字群玉,号石卿,广东番禺人。道光辛丑(1841)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编修,大考补授右春坊右赞善。勤学嗜古,好经史,与著名学者陈沣友善,著有《前汉书注考证》、《后汉书注考证》、《海陀华馆文集》《诗集》等。何若瑶认为《公羊春秋》何休注、徐彦疏虽然号为精审,但《公羊传》本来得之传闻,不无失实之处,而注疏者推衍其说,益扬其波,往往变本加厉。于是他细绎平日读书所积,进行裒录,撰成《春秋公羊注疏质疑》二卷。他对何休注、徐彦疏中不当之处进行了驳正,征引所及,包括《孟子》、《尔雅》、《左传》、《穀梁传》以及多家学说,对研究《春秋公羊传》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收入《何宫赞遗书》(清光绪八年何云旭刊本)及《广雅书局丛书·经类》(光绪中广雅书局刊、民国九年番禺徐绍棨汇编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尔雅古注斠

    三卷。清叶蕙心撰。蕙心字兰如,江苏甘泉人。父干初,母氏杜,皆负文名。蕙心生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幼承母训,诗文兼擅。及归李祖望为室,祖望精《说文》、《文选》之学,为江淮耆宿,蕙心朝夕薰陶,亦雅好

  • 仪礼疑义

    四十八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吴氏撰有《三礼疑义》,此书即第二部。书本五十卷,今缺三十八、三十九两卷。体例与《周礼疑义》同。书首有雍正乙卯(1735)自序。是书辨驳郑注贾疏,有得有失。其

  • 古文尚书辨伪

    二卷。清崔述(1740——1816年)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河北省太名县)人,乾隆举人,嘉庆间官至知县。三十岁以后因见群经传记注疏与经文有异,就从怀疑而至辨伪、考信。考辩先秦古事,一切以

  • 春秋三传揭要

    六卷。首一卷。清周蕙田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今安徽贵池)人,著有《五经揭要》,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春秋三传揭要》共六卷,卷首罗列《春秋王朝世次》及《各国世次》,不入卷次。该书大体上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

  • 桃溪杨氏先德

    二卷。清杨希闵(见《十五家年谱》)撰。该书述其先世言行,上卷为祖德,下卷为女德。以见于志书及集部书者为据,每条下,皆有考证。现有咸丰间刊本。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 许甘第大传略

    不分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许来白译。作者曾著有《徐光启行略》。许甘第大即许氏甘弟大,“甘弟大”为教名,许氏是徐光启的孙女,信奉天主教,明末江西、四川、河南等地始有天主教堂,都得到过许氏

  • 经玩

    二十卷。清沈淑(详见《周官翼疏》)编。此书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异文异字、经传中文字互异及《春秋左传》中分国土、地名、职官、器物、宫室之类,又录注疏十三经琐语。检核之功颇为勤笃,却无所考证发明,甚至

  •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

  • 任午桥存稿

    三卷。清任朝桢撰。任朝桢,字午桥。江苏宜兴人。生卒年无考。以诸生终老,与桐城姚鼐为同代文人,平生述作甚宏,兵燹以后,十佚八九,其人不求仕进,专意古文辞,于书无所不究,几乎牢笼古今,囊括万象。本六经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