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传注

春秋传注

① 四卷。清李塨(详见《周易传注》)撰。该书成于雍正四年(1726)。自序说,后儒治《春秋》学,拘泥于褒贬之说,对日月名氏人师等分例树标,往往与经义不合。事实上,孔子作《春秋》,观其事则成败治乱了然,观其义而予夺褒贬昭然。义见则天子之迹见,改元即位、朝聘会盟、侵伐放杀、昏觌享唁、丧葬祭祀、搜狩兴作、甲兵赋税、封建县邑、利弊隆善,厘然可观。他认为《左传》只记事而不疏义,《公羊传》、《穀梁传》疏义又往往多误,于是作《春秋传注》四卷。李塨曾与著名学者毛奇龄游,又师事清初名儒颜元,故《春秋传注》一书对二人的观点多有采纳。该书有同治八年(1869)刻本。民国时徐世昌等辑《颜李丛书》,将该书采入其中,有民国十二年(1923)四存学会排印本。② 三十六卷。清严启隆撰。启隆字尔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诸生。作者不满于解说《春秋》诸家之穿凿附会,故著此书。他认为,孔子欲讨伐陈恒而不获准,于是退而作《春秋》,借以告诫执掌鲁国政权的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又说《春秋》一字一句皆是鲁史旧文,孔子并未加以删削。此书意在扫除诸家之穿凿,然而矫枉过正,持论不免偏激,且其自身亦未能避免穿凿之弊。

猜你喜欢

  • 南史札记

    一卷北史札记 三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撰者以宋、齐、梁、陈书校南史,以魏、齐、周、隋书校北史,成此札记。是书考证详细、准确,可资参用。虽其中文字与原史书相校有差异之处,但于理

  • 江夏县志

    ①四卷,清马仲骏纂修。马仲骏,字澹庵,河南宜阳人,举人,官江夏知县。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

  • 杜律意注

    明赵统(约1550前后在世)撰。赵统,字伯一。陕西临潼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户部郎中。是编所诠释均为杜甫七言律诗。首论拗体,称为“杜甫粗律”,完全是杜撰概念,今人莫名其妙。且自

  • 重修嘉鱼县志

    ①八卷,续增一卷。清张其维撰。张其维,字德隅,山西蒲县人,举人,官嘉鱼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以前诸志,皆较略于李志。张其维莅任六年,奉修邑志之令,搜罗旧志,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

  • 道德真经新注

    四卷。唐李约(生卒年不详)撰。李约,字存博,号萧斋。唐肃宗、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官至兵部员外郎,善书画,通音乐,当时颇享盛名。撰有《道德真经新注》四卷。《道德真经新注》,又称《道德经新注》。唐人研究《

  • 字典部首音解

    一卷。清冯金鉴(1621-1687)撰。金鉴字心兰,又字藻卿,晚年别号蛰存,浙江桐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工,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川北兵备道。著有《五音反切图

  • 嘉鱼县志

    ①三卷,明莫震修,孙允恭纂。莫震,字震威,吴江县人,正统六年(1441)进士,官嘉鱼知县,后升福建正平府同知。县志于明洪武、永乐中奉文修纂,图志期限紧迫,难免遗漏。正统元年(1436),教谕卢陵、刘池

  • 易经卦变解

    一卷。清吴脉鬯撰。吴氏曾撰《易象图说》六卷,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此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刻板。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因惧其不得流传,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但此书未见

  • 陆子

    一卷。原题晋陆云(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陆云,字士龙,吴人,官至清河太守,《晋书》有传。撰有《陆云集》三百四十九篇,《新书》十篇(即隋唐志所著录的《陆子》十卷)。陆云所撰诸书久已亡佚。清马国翰从

  • 说唐诗

    二十二卷。清徐增撰。徐增,字子能,长洲(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有《说唐诗》、《重编灵隐寺志》等。是集为唐诗注解本。所录唐诗三百余首。一一推阐其意。徐增曾与金金人瑞(圣叹)游,故从人瑞评唐人律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