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卷。明杜泾(生卒年不详)编。杜泾西安(今属陕西省)人。本书成于万历二十二年。分列十五门,可供制科之用。
一卷(民国十六年刻本)。王照撰。王氏之《三体石经时代辨误》一书未涉及杭世骏的《石经考异》,此书即为辨正《石经考异》而作。《考异》有厉鹗、全祖望二序。全氏认为正始石经亦出于邯郸淳,而嵇康等效法邯郸淳,亦
四卷。清田茂遇(约1661年前后在世)、董俞(约1661年前后在世)同撰。田茂遇,字楫公,号佛渊、乐饥处士,江苏青浦(今上海)人。少负文名,顺治十四年(1648)中举人,授直隶新城知县,未赴任。康熙十
一卷。明李贵撰。贵字廷良,丰城(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改庶吉士。初,李贵曾编次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的事迹成《程明道郡邑政绩》一卷。该书即在此书基础上增加了周敦颐、张载、朱熹,陆九渊四人情
十卷。清沈青崖(生卒年不详)撰。青崖字艮思,号寓舟,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官至河南巡道。青崖于《易》、《诗经》、《春秋三传》各有明辨录。此书名曰《毛诗明辨录》,实以《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为宗,论采
四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宝、董邦达等人奉敕编撰。时乾隆九年(1744),与《秘殿珠林》同时稍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为乾隆十九年。此书最先为“上谕”,次为
十九卷。清陈诜撰。陈诜详《易经述》条。该书以王学为宗,且有调和朱陆的倾向,以为朱、陆本不抵牾,而陆学更为精当直捷。此书并不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宗,如解“格物”,以《大学》“听讼”章为达解,而不尊朱
三十一卷。又名《俟庵集》。元李存(1281-1354)撰。存字明存,更字仲公。时称俟庵先生。饶州安仁(今属江西)人。少博览典籍,喜为文章。后从上饶陆九渊学。诗文平正醇雅,不露圭角。此集为其子卓所编。共
五种,三十六卷,附一种未竟稿一卷。清孔广林(生卒年不详)撰。孔广林,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著名学者孔广森之兄。收书为《周官臆测》六卷叙录一卷、《仪礼臆测》十七卷叙录一卷、《吉凶服名用篇》八卷叙录
一卷。明孙铨辑、孙奇逢订正。孙铨明末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为谱主之子。谱主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大安口,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