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渚纪闻

春渚纪闻

十卷。北宋何薳撰。何薳大约生活在北宋哲宗、徽宗、钦宗时期,生卒年不详。何薳字子远,又称子楚,自号韩青老农,人称东都遗老,浦城(今属福建)人。博学多闻,擅长诗歌,喜好琴艺,才艺出众。见章惇、蔡京相继专权,作威作福,逞凶肆虐,时事日非,遂不仕,隐居于父亲何去非葬地韩青谷,潜心读书著述。搜集宋代遗闻轶事,撰成此书。全书分杂记五卷,多引仙鬼报应事,兼及谈谐琐事;东坡事实一卷,收载苏轼的遗文佚事以及与秦少游、刘贡父、黄鲁直、陈无己、张文潜等人的交往;诗词事略一卷,收录唐宋诗人吟诵的诗句等;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记载了古代音乐及制墨工艺等资料,间杂考辨,纠正前人谬误;记砚一卷,记载了各种名砚及其形制特色、砚铭等;记丹药一卷,记载了宋代练丹术的盛行以及达官贵人的生活等。全书记事广泛,而以其父何去非曾因苏轼推荐而得官,故记述苏轼之事特详。保存许多正史中见不到的材料,如《文章快意》条,苏轼谓“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常为后代诗话所引用。又如,《著述详考故实》条,说苏轼“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又说苏轼“每有赋咏及著撰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秦与叔党诸人检视而后出”。对于研究苏轼,有很大参考价值。其余大率谈谐琐事及神仙鬼怪、因果报应之事,可资谈助。书中亦有自相矛盾、失于查考之处,如称刘仲甫弈棋无敌,又记载祝不疑胜之,两条自相矛盾。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说,前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王憨之子,后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晋士明,与何薳所说胜刘仲甫者为祝不疑亦不合,可能是传闻异词,本书亦未查考。瑕不掩瑜,此书从多方面反映北宋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仍不失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书。此书不知何时刻版,明姚叔祥在沈虎臣家书架上见到残本,仅《杂记》五卷及《记墨》二十三则,陈继儒将其刻入《宝颜堂秘笈》,为六卷本。后汲古阁主人毛晋得十卷本《春渚纪闻》,刻入《津逮秘籍》,始为完书,但仍缺一页。后来,清卢文弨搜集遗缺,刻入他的《群书拾补》。张海鹏又取以增入《律逮秘籍》本,重新刻入《学津讨原》。夏敬观又取明影印本重为校正,刊入涵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中。此外,还有《四库全书》、《浦城遗书》、《宋人小说》、《丛书集成初编》等十卷本,以及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等一卷节选本。1981年,张明华以夏敬观所校涵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为底本,校以《宝颜堂秘笈》六卷本及《津逮秘籍》、《学津讨原》十卷本等,重新点校,于1983年由中华书局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魏忠贤轶事

    见《皇明中兴圣烈传》。

  • 绥寇纪略补遗

    三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见《绥寇纪略》条。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时称邹氏本,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时,仅存十二卷。嘉庆九年(1804年),张海鹏从萧子山处,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大喜过望,认为

  • 春明梦余录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

  • 说类

    六十二卷。明叶向高(1559-1627)编,林茂槐增删。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属福建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庶吉士,不久晋为翰林院编修,他屡次上书反对矿监、税使,不被神宗采纳。很

  • 弁山小隐吟录

    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苦力学,无所不通。周游西湖,东吴兴山水,因卜居弁山。《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不为近体,视宋末江湖诸人,唯从事五七言律者,志趣殊高,中多劝

  • 尚书口义

    六卷。刘怀志撰。其生卒年不详。怀志字贞儒,武强(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学者,左都御史刘谦之父。《尚书口义》有其孙刘自洁跋。该书注语皆以小字夹于经文大字之中。大体上据蔡沈集传而以简明浅近之语出之,似为童蒙

  • 续茶经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

  • 清贡举考略

    三卷。清黄崇兰(见《明贡举考略》)撰,赵学会续编。黄崇兰有《明贡举考略》(已著录),后以清朝科举取士,制仿前明,其间遇有大庆,特开恩科,或逾年即行,或一岁再举,实前明所未有,故仿《明贡举考略》之体例,

  • 松邻诗集

    四卷。《词》二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生平(详见《松邻文集》)。此集诗词共六卷,本与文别行,刊后始并入松邻遗集。诗凡四卷。吴昌绶写诗酸楚沉痛,如:《断句如酬莫楚生》:“亡书积岁犹心

  • 徐氏海隅记

    四十卷。明徐学谟撰。生平见《归有园稿》(辞目)。《明史·艺文志》载《徐学谟文集》四十三卷。《千顷堂书目》亦载徐学谟《海隅记》四十三卷。此本仅四十卷,前无序目。恐为书商删割结果。本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