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渚纪闻

春渚纪闻

十卷。北宋何薳撰。何薳大约生活在北宋哲宗、徽宗、钦宗时期,生卒年不详。何薳字子远,又称子楚,自号韩青老农,人称东都遗老,浦城(今属福建)人。博学多闻,擅长诗歌,喜好琴艺,才艺出众。见章惇、蔡京相继专权,作威作福,逞凶肆虐,时事日非,遂不仕,隐居于父亲何去非葬地韩青谷,潜心读书著述。搜集宋代遗闻轶事,撰成此书。全书分杂记五卷,多引仙鬼报应事,兼及谈谐琐事;东坡事实一卷,收载苏轼的遗文佚事以及与秦少游、刘贡父、黄鲁直、陈无己、张文潜等人的交往;诗词事略一卷,收录唐宋诗人吟诵的诗句等;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记载了古代音乐及制墨工艺等资料,间杂考辨,纠正前人谬误;记砚一卷,记载了各种名砚及其形制特色、砚铭等;记丹药一卷,记载了宋代练丹术的盛行以及达官贵人的生活等。全书记事广泛,而以其父何去非曾因苏轼推荐而得官,故记述苏轼之事特详。保存许多正史中见不到的材料,如《文章快意》条,苏轼谓“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常为后代诗话所引用。又如,《著述详考故实》条,说苏轼“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又说苏轼“每有赋咏及著撰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秦与叔党诸人检视而后出”。对于研究苏轼,有很大参考价值。其余大率谈谐琐事及神仙鬼怪、因果报应之事,可资谈助。书中亦有自相矛盾、失于查考之处,如称刘仲甫弈棋无敌,又记载祝不疑胜之,两条自相矛盾。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说,前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王憨之子,后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晋士明,与何薳所说胜刘仲甫者为祝不疑亦不合,可能是传闻异词,本书亦未查考。瑕不掩瑜,此书从多方面反映北宋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仍不失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书。此书不知何时刻版,明姚叔祥在沈虎臣家书架上见到残本,仅《杂记》五卷及《记墨》二十三则,陈继儒将其刻入《宝颜堂秘笈》,为六卷本。后汲古阁主人毛晋得十卷本《春渚纪闻》,刻入《津逮秘籍》,始为完书,但仍缺一页。后来,清卢文弨搜集遗缺,刻入他的《群书拾补》。张海鹏又取以增入《律逮秘籍》本,重新刻入《学津讨原》。夏敬观又取明影印本重为校正,刊入涵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中。此外,还有《四库全书》、《浦城遗书》、《宋人小说》、《丛书集成初编》等十卷本,以及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等一卷节选本。1981年,张明华以夏敬观所校涵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为底本,校以《宝颜堂秘笈》六卷本及《津逮秘籍》、《学津讨原》十卷本等,重新点校,于1983年由中华书局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家说

    三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据作者自序,其父王朝聘(1568-1647,明万历乙卯、天启辛酉两中副榜)研治《春秋》多年,甚有心得,然老病侵寻,未及著书而殁;此书即取材于朝聘之说,故以“家说”

  • 二林居集

    二十四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知县,不就。始读儒家先书,后喜陆、王之学。居深山习静,素食持戒甚严。此

  • 小序翼

    四卷。清张澍撰。澍字介侯,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未(1790)进士,入翰林,充实录馆纂修,散馆改外职,历署县事,晚年退隐西安,著述以终。此书为澍手书原稿,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残缺殆将

  • 史部

    自魏晋以后,图书目录分类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皆分为13卷,《明史·艺文志》分为10类,清《四库全

  • 郑敷文书说

    一卷。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生卒年不详,两浙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卒谥文肃。考伯熊官秩,不曾直敷文阁,或疑伯熊卒后复

  • 玉华洞志

    十卷。清廖鹤龄撰。廖鹤龄,字云友,福建将乐人。岁贡生。玉华洞在将乐县南十里许,以奇丽鸣天下。万历二十年(1592),海阳人林熙春任将乐县知县,爱玉华洞,认为天下罕见,因撰《玉华洞志》,此为首创。后顺治

  • 诗氏族考

    六卷。清李超孙(生卒年不详)撰。超孙字奉墀,号引树,浙江嘉兴(在今浙江北部)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举人,官会稽县教谕。是书取诗中所称人之氏族名字,博考经史诸子及近儒所述,将其人行世之事荟萃云集,

  • 西国名菜嘉花论

    二卷。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撰。英国有家专门培养植物种子的大厂塞敦公司,所生产各种花卉蔬菜种子均有其花、菜的图样。傅兰雅的《西国名菜嘉花论》即汇辑了这些花菜图样,各附详细说明而成的。他的撰写目的

  • 砀山县志

    十四卷。刘玉瑷纂修。刘玉瑷,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后有万历志、崇祯志,至清乾隆七年,前令郭浩四经纂辑。前志纲目未分,事文简错,阅者不无遗憾。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增辑补缺,仿《后汉书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