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纬通卦验

易纬通卦验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马端临《经籍考》以及《宋史·艺文志》均载此书。黄震《日抄》说,此书大概是对卦气的阐发。朱彝尊《经籍考》则认为此书早已散佚,今所载于《说郛》者,都是从类似的书里凑合而成的,不到原书十分之二三。大概此书失传已很久。《经籍考》、《艺文志》原来分为二卷,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卷帙不分。考其文句词义,似乎“人主动而得天地之道,则万物之蕴尽矣”以上为上卷。“凡易八卦之气验应各如其法度”以下为下卷。上卷阐明稽应的道理,下卷说卦气的征验。中间错讹脱漏颇多,注与正文,往往相混。其字句与诸经注疏,《续汉书》刘昭《补注》、欧阳洵《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宋白《太平御览》、孙珏《古微书》等书所征引,也互有异同。此书通过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变的效验,认为八卦之气决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命运,将汉《易》中的卦气说转化成一种先验的图式,一违反此种图式,便视为灾变之根源。其影响虽大,但可取之处不多。辑本有《四库全书》本、聚珍版本、七纬本、阮氏刊本、闽刊本、《古经解汇函》本、《汉学堂丛书》本等。叶德辉撰有《易纬通卦验校文》,光绪间长沙叶氏刊观古堂所著书本。

猜你喜欢

  • 毛诗补礼

    六卷。清朱濂撰。濂字理堂,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泾县包世荣著有《毛诗礼徵》。包世荣去世于道光六年(1826年),而本书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包著之后,故卷首王荫森序,亦曾提及世荣之书。朱

  • 明书

    ①四十五卷。明邓元锡撰。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计帝典十卷,后妃内经一卷,外戚传一卷,宦官传一卷,臣谟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节一卷,将谟一卷,名将一卷,理学三卷,文学二卷,心学三卷

  • 仪礼注疏正讹

    十七卷。清金曰追撰。曰追字对扬,号璞园,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金氏依据朱熹《经传通解》,另参以杨复图、敖继公《集说》,陈凤梧、钟人杰两郑注本,以及沈彤《小疏》、马駉《易读》诸书,于每节经文标“起、止”

  • 徵吾录

    二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郑晓最初撰写《吾学编》,记载明代当时之事,后又缕分条析成《今言》三百四十余条,后来又将《吾学编》、《今言》撮其指要,以成是编。其体例略与纪事本未相近。全书共三十一

  • 绍陶录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

  • 楷法溯源

    十四卷。清杨存辑录,杨守敬编次。杨存,生卒年不详,字孺初,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杨守敬(1839-1941),字惺吾,别署邻苏,湖北宜都(今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一带)人。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

  • 阳信县志

    ①十卷。清周虔森修,张璥纂。周虔森字天予,武进人,岁贡出身,康熙二十年(1681)任阳信县知县。张璥字霞城,邑人,拔贡出身,曾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知县,居官六年,以双亲老请归,时年仅四十三岁。著有《怀归

  • 明清史料

    共十集,每集十册,共一百册。1930年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编刊会开始编辑刊行。1949年以前印出甲、乙、丙三集,1949年后中国科学院印出丁集。戊、己、庚、辛、壬、癸六集由台湾中央研究

  • 青峰存集

    十二卷。明江柏(约1551前后在世)撰。江柏字廷节,号青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著有《青峰存集》。是集为其侄江思聪所刻。凡十二卷。卷一为表论,

  • 弹指词

    二卷。清顾贞观(1637-1714)撰。顾贞观字华峰,一字远平,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五年(1676)设馆教授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纳兰性德友善。后还乡,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