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斋集

易斋集

二卷。明刘璟(?-1402)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燕王朱棣起兵,随谷王归京师,令参李景隆军事。兵败,上书不见省,遂归里。燕王即位,召之,称疾不至。逮入京,下狱自经死。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节。其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著有《易斋集》。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有《刘璟集》十卷,可能其时尚未完全散佚,又别有《无隐稿》一卷,清时即已不存。其与此本之同异,已无法可考。刘璟少通诸经,慷慨喜谈兵,明太祖对其甚为佳许。其诗文伤于觕率,颇逊其父。浙江天台卢廷纲评论其诗,说:“酒酣落笔词愈工,命意不与常人同。清如冰瓯玉盌贮繁露,和如大廷清庙鸣丝桐。疾如黄河怒风卷涛浪,丽如锦江秋水涵芙蓉。”虽誉之未免过实。然其气势苍劲,兀傲不群,犹有其文《覆瓿集》之风。

猜你喜欢

  • 拙存堂经质

    二卷。明冒起宗(生卒年不详)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元年进士,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除此书外,还著有《拙存堂史括》。此书共九十六篇,分二卷,分条考辨《书》、《诗》

  • 老子本义

    二卷。清魏源(详见《书古微》)撰。前人注释《老子》者,从战国时韩非、汉河上公、唐傅奕、宋王雱、吕惠卿、苏子由、明焦竑、至清李贽等诸家,各家身处时代不同,注释旨意各异。所述或以刑家言,或引《庄》释《老》

  • 良乡县志

    八卷。清杨嗣奇修,李维翰、等纂。杨嗣奇康熙年间任良乡知县。《良乡县志》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全书八卷,十纲,分为:舆地、建置、赋役、官师、人物、纪幽、物产、武备、祥、艺文。该志以纲冠其首。一目

  •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十卷。清鄂尔泰(1677-1745)等奉敕撰。鄂尔泰,满族镶蓝旗人,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雍正时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世宗死后受命辅政,加至太保。该书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撰写,至乾隆九年(17

  • 管子补注

    二十四卷。明刘绩(生卒年不详)。刘绩,字用熙,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人,著有《三礼图》。由于《管子》一书多用古字,且有错字、别字,原注也有许多漏洞,因此刘绩作了适当的改正、补注。虽然刘绩所做的工作成

  • 大亭山馆丛书

    十八种,二十八卷。清杨葆彝编。杨葆彝字佩瑗,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大亭山馆丛书》汇辑当时学者的著作,大致分为四部。其中收入经部的朱骏声《说文段借经徵》撰于《说文通训定声》之后,从来没有

  • 药地炮庄

    九卷。明方以智(详见《通雅》)撰。此书是方以智所作《庄子》解;药地,是方以智僧号,“炮庄”是解《庄子》的代名词。其书要旨,诠以佛理,借庄子混漾恣肆之谈,自摅其意。《四库提要》称其“有托而言,非《庄子》

  • 化机汇参

    五卷。明段元一(生卒年不详)撰。段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称北郡(明代无北郡,不知为何地)人,曾官至知县。撰有《化机汇参》五卷。《化机汇参》,又作《化机会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

  • 调象庵稿

    四十卷。明邹迪光撰。迪光字彦吉,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生平详见《郁仪楼集》条)。是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1608)自序,称:“自《郁仪楼集》出后,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文一百十九首

  • 严几道文钞

    二卷。清严复(1853-1921)撰。严复原名宗光,字几道,一字又陵。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严复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十四岁时考入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为第一届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