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译华严经音义

新译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释慧苑撰。是书《开元录》卷九著录,云:“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华严一宗,尤所精达。以新译之经,未有音义,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字书,撰成二卷,俾读之者,不远求师而决于字义也。”《华严经》开元以前有两种译本:一是东晋义熙末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三十四品,称《六十华严》或《旧译华严经》。《玄应音义》卷一所释即此书。二是唐武后证圣间实义难陀所译,八十卷,三十八品,称《八十华严》或《新译华严经》。慧苑所释为此书。本书慧苑自序云:“少玩兹经,索隐从师,十有九载。”慧苑为华严藏门人。华严藏者,今称华严宗三祖,《宋高僧传》卷五有传,名法藏,字贤首,康居人,卒于先天元年(712年),年七十。慧苑尚著《华严疏刊定记》二十卷,不尽守师说,故每为澄观之《华严玄谈》所诃,《佛祖统纪》言:“法藏既亡,慧苑悉叛其说。”指此也。今《刊定记》见影印续藏,不全。《新译华严经音义》亦仿《经典释文》体例,将经文难字录出,注音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及传记以明之。清张秋水(鉴)有手钞《华严经音义》之跋(见《冬青馆甲集》卷五),云:“辛酉(1801年)春,纂修《两浙盐法志》,开局于西湖昭庆寺,寺故有藏经,因借得《华严经音义》,爱之,录其副,为亡友刘疏雨假去未还。乙丑(1805年)夏,在琅爟仙馆睹是本,复竭四昼夜之力录之。所引书如张揖《埤苍》、杨承庆《字统》、李彤《字指》、阮孝绪《文字集略》,世不经见;说经家如《孝经》郑注、《孟子》刘熙注、《国语》贾逵解诂、《月令》蔡邕章句、《周易》刘瓛义疏、《尚书》王肃传、《诗》韩婴传、《庄子》司马彪注,尤足宝贵。此书出,其为当世见重宜何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兼注群经,故文字较简,此书专注一经,故文字较繁。张之洞《书目答问》以二书(《玄应音义》及本书)附经部小学类,曰:“二书所引古书及字书,古本甚多,可资考证,故国朝经师多取资焉,于彼教无与也。”慧苑书版本,大别为藏本与儒本两系。藏本两种:一、二卷本,宋元明南藏等属之;一、四卷本,明北藏及嘉兴藏属之。此书自《开元录》著录,以迄明南藏,皆二卷,明北藏始析一卷为两卷,嘉兴方册藏因之,故有四卷。儒本五种:一、臧镛堂本,二卷,叙录一卷,嘉庆四年(1799年)刻。所刻者为南本,而序误为北本。臧本与藏本及诸儒本大异者,乃凡音译之梵言,悉从删削,仅存义译之文,诸家称此本为删节本,然此本刻于粤,版式甚精。二、陈氏丛刻本,二卷,道光间江宁陈宗彝刻。三、守山阁本,四卷,道光间刻,出自嘉兴藏本。四、粤雅堂本,四卷,咸丰四年(1854年)刻。自言出北藏本。五、曹籀本,二卷,取臧氏节录本与《玄应音义》合刻。

猜你喜欢

  • 赤城论谏录

    十卷。明谢铎、黄孔昭同编。谢铎,字鸣治,天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谥文肃。黄孔昭字世显,天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谥文毅,事迹见于《明史》本传。谢铎、黄孔昭皆为天台(今属浙江天台县)人。《赤城

  • 少岷拾存稿

    四卷。附《司徒大事记》。一卷。明曾玙撰。曾玙,字东玉,号少岷山人,四川泸州人。生卒年不详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建昌府知府。宸壕之叛,玙率属引兵从王守仁破贼,收复南康。是书隆庆辛未(1571)由

  • 摄山佛教石刻补记

    一卷。清代向达(生卒年不详)撰。作者重游摄山,观察审视尤甚,发现前作《摄山佛教石刻小记》遗漏之处很多,故作补记,以详前作。《摄山佛教石刻补记》一书,分论千佛严,以及摄山舍利塔的种种问题。于千佛严部分,

  • 易经小传

    二十卷。明郑友元撰。据《湖广通志》,郑友元字元章,湖北京山人。天启二年(1625)进士,官至御史。该书将《彖传》接在经文卦辞下,而把《文言》之释彖者分出来附在《彖传》后面,接下来是《大象》、《爻辞》和

  • 建平县志

    二十四卷,清茅成凤修,刘震、施晋修等纂。茅成凤,字容庵,浙江山阴人,官文林郎,康熙三十七年(1698)春来任建平县知县。建平旧志,创始于明嘉靖十年县令连矿,续修于朱之楫,至清代,张正中复修之,教谕赵廷

  • 方言疏证

    十三卷。清戴震撰。戴氏生平见“尔雅文字考”。戴氏专攻《方言》始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及入四库馆后,取《永乐大典》中《方言》与诸明本勘校,孜孜多年,方始完成,戴氏开创了清代的《方言》研究,功莫大焉

  • 春秋穀梁传注义

    一卷。附《春秋徐氏音》一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徐邈字仙民,东晋著名经学家。原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西晋末其祖父携家南渡,家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勤行励学,博涉经史,太元十

  • 角上明人尺牍

    二卷。清黄定兰辑。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为丰白庵、屠简、张东沙、丰南禺、屠行虚、沈佳则、俞文曦、李之文、陈后冈、范东明、汪长文、沈文恭、叶乡朗、杨梦亭、闻隐麟、沈云冲、柴以观、沈鸿泰、庄天目、李金峨

  • 孔氏志怪

    四卷。晋孔氏撰。不知何许人。《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作《志怪》,四卷,注孔氏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丙部小说家类。此书多记鬼怪异事,其中也有不涉及怪异色彩的内容,如写钟会与其从舅荀济北用

  • 两淮戡乱记

    五卷。清张瑞墀撰。瑞墀生卒年不详,字价辅,安徽霍邱人。为邑中名诸生,为安徽学使朱九香所重,后即入朱学幕。咸、同之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因为战事,两淮地区社会动荡,瑞墀离家到三河尖躲避。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