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泉子集

文泉子集

一卷。唐刘蜕(约860年前后在世)撰。刘蜕,字复愚,号破天荒,自号文泉子,长沙(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大中进士,诗文家。曾任左拾遗,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因上疏弹劾右拾遗令狐滈恃权纳货罪,触忤宰相令狐绹,谪华阴令。后迁中书舍人,官终商州刺史。著有《文泉子集》。其文寓意深刻,亦多奇奥。讽刺时政,大旨与元结相出入。善长五言古诗。文章常以愤激之辞讥讽黑暗现实,如说:“昏夜之盗为小人,衰乱之盗为丈夫”(《疏亡》)。他甚至抨击腐败的统治者:“胡不戮狡胥兮徇此洁严?胡不罪己之不正兮去此贪婪?”(《悯祷辞》)刘熙载曾说:“刘蜕文意欲自成一子,如《山书》十八篇、《古渔父》四篇,辞若僻而寄托未尝不远。学《楚辞》尤有深致,《哀湘竹》、《下清江》、《招帝子》虽止三章,颇得《九歌》遗意。”(《艺概》卷一《文概》)。此集《四库全书》据纪昀家藏本录入,题为《文泉子》一卷。是集前有自序曰:“自褐衣以后,辛卯以来,辛丑以前,收其微词属意古今上下间者为内、外篇。复收其怨抑颂记婴于仁义者杂为诸篇焉。物不可以终杂,故离为十卷。离则名之不绝,故授之以为文泉。盖覃以九流之旨曰文,配以不竭之义曰泉。此本为崇祯十三年(1640)闽人韩锡所编,仅得一卷。现有最早的刻本,是明天启四年(1624)吴香非问青堂本,六卷,题为《刘蜕集》,系明人辑本。《四部丛刊》即收有此本。《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都著录有《文泉子》十卷,但旧本未流传至今。在明末崇祯年间,《刘蜕集》曾数次刊刻,但是源于问青堂本的覆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文泉子集》一卷,是明代崇祯年间的辑本。《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一存其诗一首,断句一则,《全唐文》卷七八九存其文一卷。

猜你喜欢

  • 汉熹平周易石经残碑录

    一卷。文素松撰。素松萍乡(今江西萍乡县)人,文廷式之子。著有《瓦削文字谱》,已著录。此石於民国十九年出土於洛阳,分上下二段,共八百余字。上段归素松所藏,正面十二行,自《易经·下经》之“家人”至“归妹”

  • 方韶卿集

    一卷。宋方凤(1241-1322)撰。方凤生平见《野服考》辞目。此集前有《曹溶图记》,是其家藏抄本。前半卷全采宋遗民录。后半卷钱塘诗以下,则皆为汪元量作。书贾伪钞以射利,溶不辨而收之。收入《四库全书·

  • 声谱

    二卷。清时庸劢撰。庸劢字时臣,单父(山东单县)人,生平不详。是书吴重憙序云庸劢专心音学,拟仿顾氏意,著《声学十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先后刊成《声谱》、《声说》二种。书刻于河南,流传甚稀。其《声

  • 龙吟草甲乙集

    二卷。清孙景贤(1880-1919)撰。孙景贤,字希孟,号龙尾,江苏常熟人。其父孙国桢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及第,官户部主事,能属文,善诗词。孙景贤童年早慧,继承家学,苦心孤诣,亦能诗工词。进入民

  •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生卒年不详)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汲古堂集

  • 蒲圻县志

    ①十卷,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劳光泰,广东南海人,进士,官蒲圻知县。但傅熺,本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乾隆三年(1738)王云翔续修县志,六十余年,其间兴废盛衰,几经迁变,不广集重修,将沉沦

  •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

  • 琴谈

    二卷。清程允基撰。程允基字寓山。徽州(今安徽西南部)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上卷为集论,所述皆为鼓琴之法,及其工拙得失,其中指法有精当之处。下卷记琴之掌故,只是以备谈资,而无关琴理。此书《四库全书总

  • 齐论语

    一卷。清马国翰辑。是书凡六十四条,按今之论语篇次分配。今之论语,为汉安昌侯张禹所定。其作《论语说》二十一篇,用古论篇次,是兼采三家而以鲁为主。《经典释文》引《新论》,云古论与齐、鲁文不同有四百余字,郑

  •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