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弋阳县志

弋阳县志

①十卷,清陶耀纂修。陶耀,浙江秀水(今属嘉兴县)人,拔贡出身,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其县志,在明代有万历、崇祯二志,后未再修,至清康熙年间,陶耀开局续修县志时,崇祯志仅搜觅到一本,但篇章虫蚀,字已不可辨认,崇祯以后史实,更成断档。经旁征博访,竭力搜求,或得之老绅传闻,或得之里甲申报,或起自荒草中之残碑断简,或获自故家遗族之献,相互考证、参订,历经三月,至康熙十二年(1673)书成付刊。卷一舆图志,卷二疆域志,卷三建置志,卷四官师志,卷五农政志,卷六赋役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杂志,卷十艺文志。此志虽极简略,而考据精核,决非俗史所可比。且弋阳水旱频生,至康熙初年,城内尚十室九空,其时穷于应付返回难民之安置,何能问及修志。陶耀仅费时三月即成书,以应史馆之求,其事诚难,其用心可谓良苦。② 八卷,谭瑄等纂修。谭瑄,浙江嘉兴人(职官表著称西平人,系其南宋时之祖籍),举人出身,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此志为谭瑄奉檄续修,经数月纂辑,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书成付刊。此志载述颇显简略,门类亦未完备,且以祥异附于舆图志,学校附于建置制,兵防附于官师志,更有不妥。此志考证精审,其人物志首记名臣,次载宦业,其人物悉从旧志,惟遇误谬之处,皆据典籍加以改正,并标明出典。此志所载各门,多有宜详反略,而艺文,则又搜辑过滥。③ 十四卷,首一卷,清陈乔枞等纂修。陈乔枞,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举人,大挑一等,道光二十四年(1844)恩科江西乡试同考试官,道光二十八年(1848)任弋阳知县。《弋阳县志》咸丰元年(1851)刻印。总纲分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武备志,秩官志,名宦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方外志,艺文志,杂记志。此志不仅载述简略,且疏于考证。其地理志之疆域,仅寥寥数行,连邻境毗连位置都记述不清,令人莫辨县界。志中人物,有不少系汝南郡人物事实,未经考证,迳行收入卷内。惟旧志艺文多无关本邑故实,此志悉行删除。旧志每门小序,多有概括,此志则仿《康对山武功志》例,不赘一词,尚称简洁。其地理志中物产云:“弋产与他邑相仿,无甚佳者,惟稻米较胜他邑,然大半由贵溪北乡来者,弋特为所聚耳。”不贪他县之产,以为己产,可见所载当极翔实。④ 十四卷,首一卷,清俞致中等修,任炳熊等纂。俞致中,顺天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举人,同治年间官弋阳知县。《弋阳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印。此志遵省颁通志条例,分为十门,而子目较旧志略有增减。其地理志之疆域、沿革,皆优于前志。其武备志,自咸丰五年(185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两次陷城,波及各乡,至同治四年(1865)才完全平定,其过程记载甚详,故兵事之续辑,较历来各志多出数倍。户口所记,亦较前详实,系因战乱之后,抚檄编查保甲,发给门牌,按季呈送,故户口之调查,已不似前此之敷衍公令。艺文志分书目、文征,亦较前志为胜。

猜你喜欢

  • 字湖轩读左比事

    不分卷。清刘霁先(详见《字湖轩左纬》)撰。此书附刻于《字湖轩左纬》之后,不分卷,大体上取《左传》事类,就其文辞排比成对偶之文。其中隐公四条,桓公九条,庄公十一条,闵公四条,僖公二十一条,文公十一条,宣

  • 半农斋集

    八卷。清蒋中和(约1670前后在世)撰。蒋中和,字本达,又字眉山,靖江(今属江苏靖江)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任兰阳知县。著有《半农斋集》。是集为蒋中和诗文集。凡八卷。集中分为诗、

  • 韵学辨中备

    五卷。清张亨釪撰。亨釪字伯眉,江西人。认为坊间韵书苦无善本,于分收重收、一韵数收、数韵一义、数义一韵之字多相轇轕,乃取刘豹君《诗韵含英》及彭文勤公之《诗韵辨同》二书,补其缺漏,订其讹舛,撰《韵学辨中备

  • 枢垣记略

    二十八卷。清梁章钜撰,朱智续撰。梁章钜在嘉庆末、道光初任过五年的军机章京,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军机处档案,手不停披,随笔甄综,日有所积,并产生编撰图书的想法。为此,梁章钜又选取了一些曾在军机处任职者的

  • 南史演义

    三十二卷。题“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作者杜纲详见《娱目醒心编》。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南朝宋、齐、梁、陈演变更替历史故事,起于东晋末刘裕出身发迹,终于隋灭陈南北统。作为历史小说,该

  • 洪洲类稿

    四卷。明王圻(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王圻,字之翰,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累福建按察佥事。著有《东吴水利考》等。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

  • 满汉合璧翻译书信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清初满洲士大夫,以国书语言通情素,叫作札什函。此书为翻译书信的底稿,为好事者所编存。全书共十五篇。为(满文略)春候;(满文略)夏候;(满文略)秋候;(满文略)冬候;(满文略)暂别候

  • 七颂堂词绎

    一卷。清刘体仁(1624-?)撰。刘体仁,字公,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进士,官吏部郎中。曾从孙奇逢问学,与王士祯、汪琬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并精鉴别。著有《七颂堂识小录》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

  • 利津县新志

    十卷。清韩文祐纂修。韩文祐字青藜,河南唐县人,康熙十一年(1672)由官监任利津知县。《利津县志》,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冯执中,三修于此。韩文祐宰利津县,奉敕修志,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