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湖县志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田赋、仓储、盐课、物产。卷三学校志,目为规制、祀典、经籍、学田。卷四风俗志,目为礼仪、习尚、岁时、先祀。卷五秩官志,目为文职、武职、名宦。卷六选举志,目为进士、举人、科贡、恩例。卷七人物志,目为理学、行谊、事功、文苑、隐逸、旌门。卷八艺文志,目为奏议,诗赋、杂文。卷九武备志,目为海防、兵制、屯戍。卷十外志,目为释道、灾祥、丛记。子目共五十三。平湖于乾隆朝时有三修,此志为第一修。其凡例、序言寥寥数语,简明扼要。学校志经籍一目,初读疑为书目,读其引言方知为虚目。②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彭润章修,叶廉锷纂。彭润章,光绪十二年(1886)任平湖县知县。叶廉锷,名孝廉,拣选知县。光绪初年,平湖县令见旧志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恐文献渐至湮没,乃与邑人商议,重纂。开局修志,三年未果。光绪三年,彭润章掌平湖县,遂以修志为己任,询父老,讨掌故,旁搜远采,补缺订讹,稿成未付梓,润章离任。继任者付梓。《平湖县志》光绪十一年(1886)修,稿本,此志比前志增经籍、金石十四门,体例基本承袭前志,没有较大更改和增修。经籍一门,广搜博采,内容甚富。人物门总目称列传,不加类别,仍存道学、孝友诸门,以便检阅。此志为近代之佳志。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猜你喜欢

  • 薛虞易音注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

  • 夏小正解

    一卷。明杨慎(详见《檀弓丛训》)撰。是书解说《夏小正》义理,尊经抑传,故以经文为主,而以为传为戴氏说,而与金履祥注并列。其有遗义不明者,则博采众说,伸以己见以弥补之,但求其词达,不事强解,大体得当。杨

  • 痘学真传

    八卷。清叶大椿(生卒年不详)撰。叶大椿字子容,无锡(今属江苏省)人。与吴县叶桂同族,受业于叶桂。大椿尤精于痘学,在当时颇具盛名。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撰成此书。卷一为论说三十二篇;卷二为证治;卷三为兼证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

  • 建始县志

    四卷,清袁景晖修。袁景晖,字龙溪,河南光山人,举人,官建始知县。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粗备修举。二十四年(1685)知县武令模续修,草创成篇,采择不精不详。四十三年(1707)知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知耻斋文集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

  • 西藏全图附说

    不分卷,清嵇志文纂。嵇志文(?——1896)字庚楼,浙江德清县人。由监生报捐从九品,指分四川,洊保候补知县。光绪元年(1875)加捐同知衔接管拉里粮务,随后调裹塘。光绪十二年(1886)驻藏大臣文硕奏

  • 兰台轨范

    八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1764)。“兰台”本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又称史官为兰台史或兰台,本书即取材于历代医著撰写而成,作者认为其内容均足为治疗典范。故名。

  • 睿养图说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