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巴东县志

巴东县志

①三卷,明许周修,杨培之纂。许周,字希旦,广东曲江人,拔贡,官巴东知县。杨培之,四川人,监生,官巴东训导。按巴东,明正德七年(1512)知县何山、教谕程经济修县志二卷,其书今存。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许周延杨培之纂辑。《巴东县志》嘉靖三十年刻本。其义例简明符合体要。巴东隶属归州,嘉靖二十八年(1549),训导张时修州志二卷,四十三年(1564)知县郑乔修州志五卷,巴东也于是时先后成书。荆南文献,得此足征。许周任知县,因新开巫山陆路,议以万流并入巴山,作为水马驿,后匪乱劫掠,剿捕之后,复请设召化堡以防守,民赖以安,尤加意文教,多所建置。杨培之《重修庙学记》,采录艺文志中。② 四卷,明李光前修。李光前,四川剑州人,举人,官巴东知县。县志自嘉靖间知县许周修后,历时五十余年未修。李光前任知县多惠政,县苦于蛮扰,重建连天关,为汉彝厄塞,并修辑县志。《巴东县志》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本。全书四卷,现存三、四卷。卷三人事志,其目县宇、学校、坛祠、秩纪、坊表、津梁、户口、田赋、兵防、驿传、榷政、惠政、风俗、寺观,卷四艺文,其目诰敕、赋记、说铭、赞略、杂咏、诗。此志不沿袭嘉靖志,自成体裁。卷一卷二已佚,无序文可考。鄂中省府县志,只见康熙以后所修,俱未录及正德、嘉靖、万历三书,散佚既久,故后之修志无从追述,其目也遗之。所幸是三书继续存世间,江浙为文献最盛之区,仅间有故籍并存,未料荆处僻邑,也如此。李光前在任究心志事,为足尽所长。③ 四卷,清齐祖望纂修。齐祖望,字东柳,直隶溪泽人,进士,官巴东知县。县志明正德七年(1512)教谕程经济撰县志二卷,嘉靖三十年(1551)训导杨培之撰县志三卷,俱散失。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齐祖望,独立补修,至二十二年(1683)成书。《巴东县志》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此志舆地志所列沿革,考据颇详,荆州南郡,分野皆为翼轸,推算未精,此编采录数则,以备参考。山川、形胜附以图经,风土志方言类,旧志不常有。县先后八里,后四里前代多为各种语言,清江南北,各为一种,总称草语。自西山诸寇之乱,后里人四出,年久始归,乡音遂变,与前里无大区别,语言类似中原。无学校志,仅以学官附建置志,书院宾兴不载。职官志,自宋代县令寇准起。选举志,自元代进士田韦毕起。人物志,分别献征。孝子、节妇附神仙。事变志寇乱类,始于梁承圣二年(553),武陵王纪举兵至巴东,止于康熙十三年(1674),守备孙佳于巴东降吴三桂。艺文志共采十类,诗居多,末附志馀,等于遗闻。搜集志乘,集于众则易,成于独则难,此志修自齐祖望一人,历时四年,实属不易。④ 十六卷,首一卷,清廖恩树修,萧佩声纂。廖恩树,湖南长沙人,监生,官巴东知县。萧佩声,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生员。县志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齐祖望修后,历一百八十余年无人续修。同治三年(1864)廖恩树知县事,搜求旧志,齐志仅存,漫患不可卒读,乃延萧佩声等分任纂修,设局采访,修于四年(1865)之冬,刊于五年(1866)之春,历八月成书。《巴东县志》同治五年刻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赋役志,卷五学校志,卷六祠祀志,卷七职官志,卷八选举志,卷九兵防志,卷十风土志,卷十一物产志,卷十二名宦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事变志,卷十五艺文志,卷十六志馀。此编悉本旧志,凡旧志所载无不备录。旧志立纲十门,此编增六门,虽详略不同,然体裁仍旧。舆地志遵录旧志所绘各图,增益学官、文昌宫、分署、书院。建置志,首重城池。巴东向无城郭,非悉县事者,几疑遗漏,此编特为标出。书院、宾兴,详加厘订以作育人才附载之。职官、选举二志,旧志未曾列表,此编按年分谱。人物志,旧志仅献征类列入数人,此编于众口流传,确有可据者依类补入。事变志,悉依旧志,逐类编纂,自康熙以后,白莲教在邑地活动,增入数条,旧闻轶事,仍旧志别立志馀一门。此志有光绪六年(1880)刻本。

猜你喜欢

  •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

  • 弇州稿选

    十六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作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进士,刑部主事。后累官刑部尚书。因病而归。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李攀龙称为“五子”。又与吴

  • 书经集注

    见《书集传》。

  • 如梦缘传奇

    二卷。清陆和钧(?-1864)撰。陆和钧,字伯和,号菊生。浙江萧山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博学,善诗画,性宕不羁。是编演《聊斋志异》所载连琐事,凡三十出。以本传有十余年如一梦之语,即取以名剧。前载咸丰十年

  • 东安县志

    八卷,清黄心菊修,胡元士纂。黄心菊,金溪人,曾任东安县知县。胡元士,邑人。东安于汉为洮阳之地,秦尝置东安驿于今县城,唐末马氏据湘桂,立东安场,宋雍熙升为县,明、清因之,隶永州府。《东安县志》光绪元年(

  • 九容广注

    二卷。清汪志伊(生卒年不详)撰。汪志伊,字稼门,桐城(今安徽桐城)人,乾隆时举人,以知县累官两湖总督,有《近腐斋集》。是书有嘉定钱大昕序,略言:“礼主于敬而敬之,现于外者则为容,曾子言所贵乎道者三,而

  • 白湖存稿

    八卷。明郑汝美(约1493年前后在世)撰。汝美字希大,号白湖。福建闽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汝美曾一监江州税,后以亲老投牒乞归,闭门奉亲,以著述自娱,恬淡之情,每每见于篇章之中。卒

  • 省愆集

    二卷。明黄淮(1367-1449)撰。黄淮,字宗豫,浙江永嘉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除中书舍人。建文入文渊阁,升翰林院编修。累进右春坊大学士,辅皇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1414),为汉王高煦所

  • 晚唐诗钞

    二十六卷。清查克宏、凌绍乾编纂,杨兆麟校。查克宏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凌绍乾、杨兆麟则里籍、生卒年均不详。此集为晚唐诗歌选本,凡二十六卷。前有凌绍乾序。据序称其与查克宏共续明人胡震亨的《唐音

  • 三家经文同异考

    二卷。清王锡聆撰。锡聆,福鼎(今属福建省)人。该书考证《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家《春秋》经文的异同,加以罗列。有道光十五年(1835)太姥山麓蚤间斋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