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林

学林

十卷。南宋王观国(生卒年不详)撰。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有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王观国所作后序一篇,结衔称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此书专以辨别字体、字义、字音为主,自六经、史记、汉书旁及诸书,凡注疏笺释之家,莫不胪列异同,考求得失。取《汉书》叙传“正文学惟学林”之语,以定书名。清人陈春曾谓是书“于宋人说部中最称精核,其间考书籍之讹脱,证事迹之歧异,辨文字之正错,审音读之是非,皆元元本本,不为向壁虚造之说,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也”(丛书集成初编本《学林》后跋)。《四库全书总目》也说其书“多前人之所未发”。赵与时《宾退录》曾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袁文《瓮牖闲评》亦摘其议《资暇集》以行李为行:字无所根据,不知《玉篇山部》有此字,注释甚详;吴曾《能改斋漫录》又摘其谓《左传》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以铠著鸡头,不当作蒙鸡之臆;佛氏精舍《江表传》载于吉事,可知魏初已有其事,王观国则谓自晋始有之,当误;又《孟子》以言之,王观国不取部璞音义,而取《玉篇》音“甜”之说;“京索”之“索”,王观国以为当音“山客反”,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皆音“悉落反”。书中虽有小疵,但论其大致,则引据详洽,辨析精核。“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若王观国者,亦可谓卓然特出矣”(《四库全书总目》),足资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湖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湖南丛书》又附有民国孙文昱《考证》一卷。1988年,田瑞娟重新点校,中华书局作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读小戴礼日记

    无卷数 清阮惟和(生卒年不详)撰。惟和,字子衡,松洪府奉贤县(今上海市)增生。《读小戴礼日记》乃《学古堂日记》之一种,其书有考《曲礼》四条、《檀弓》四条、《王制》三条、《月令》十四条、《曾子问》两条、

  • 凤洲笔记

    二十四卷,《续集》四卷。《后集》四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生平详见《弇州稿选》(辞目)。是集乃隆庆己已(1569)黄美中所编。凡二十四卷。前有黄美中序,称:“世贞著作不能尽见。会从

  • 太白阴经

    八卷。唐李筌撰。李筌,两《唐书》无传,其籍贯、生卒年月皆不详。惟宋贾善翔《集仙传》称其曾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约为唐玄宗至唐代宗(713-779)时人。又《神仙感遇传》曰“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

  • 古今释疑

    十八卷。清方中履(生卒年不详)撰。中履字素北,方以智之子,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此书皆为考证之文,每部分标题即为作者的主要论点。一至三卷论经籍,四至九卷论礼制,十卷论氏族姓名,十一卷论乐,十二十三卷论

  • 湘绮楼文集

    八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清著名文学家。太平军起义时,曾依附曾国藩军中。后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宣统间赐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

  • 汉晋石刻墨影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著录古石刻文字而以双钩法保存原形的,始自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其后叶志诜、徐渭仁、张德容等人的著录,不但钩勒不清,且粗工拙刻,笔意尽失。赵之谦、杨守敬

  • 释名

    八卷。东汉刘熙撰。《隋书·经籍志》载《释名》八卷,注:“刘熙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释名》,注曰:“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隋书·经籍志》于《大戴礼记》下注云:“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

  • 冶南五先生集

    六种。清王遐春编。王遐春,福建福鼎县人,贡生。王氏锐意搜集乡贤遗籍,并命其子王学贞校勘刊刻。王氏先于兴化、泉州、福宁三郡中得唐代四人著作,又附入后迁入闵的唐代韩偓二种。六种为唐欧阳儋《唐欧阳四门集》八

  • 四书讲义

    四卷。清安维峻撰。维峻字晓峰,陕西秦安(今陕西秦安)人。官至给事中。是书随意就一章或数章为说,不依书的次第,其说纵横泛滥,博而能切,其中有说四书而兼正他经者,如陈成子弑其君章。维峻谓圣人因旧史以作《春

  • 定巢词

    十卷。清程颂万(1865-1932)撰。颂万字子大,又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少有文才,善应对,喜词章。擅书法,尤长于篆、隶、楷。著有《美人长寿庵词》、《鹿川诗文集》等。颂万删定为《定巢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