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文说

孟子文说

七卷。清康浚撰。是书首有黄靖本、岳震川序。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凡例。自序说:“说书不说道理,直说圣贤意之所之……得其意,则道理不说自在。”杂论中说,《孟子》七篇中,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头目。《万章篇》全是论古论事之文。《告子》以后,则随事开导人,顺便讲究道理。其言《孟子》是做成文字,问答或也有因,但每篇主意结构,总是用意安排就的。又言《孟子》有四大篇,即保民章、动心章、行助章、并耕章。四章章法不同,而精深博大,变化跳脱,各臻绝顶。岳序则自抒所得,全书则层段分合,分批导之使其豁达。该书有嘉庆九年(1804)刊本。

猜你喜欢

  • 大学三纲八目箴

    一卷。附性理渊源撮要 一卷。朝鲜柳崇祖撰。崇祖字宗孝,又字真一齐,号石轩,朝鲜金州人。成宗壬辰进士,己酉文科。官至成钧馆事。是书取《大学》明明德,作新民,止至善,使无讼,格物致知,慎独,正心修身,齐家

  • 包孝肃奏议

    十卷。宋包拯撰。包拯(999-1062),北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防御契丹,历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等职,改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幸大臣,迁

  • 范围象教图

    见《圣学范围图》。

  • 百川书志

    二十卷。明高儒撰。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籍涿州(今河北涿县)。虽为武将,却素喜读书习文,亦好藏聚,与福建陈第(1541-1617)皆为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且在藏书质量上尤胜一筹。此目仿照宋晁公武《

  • 易学讲义

    七卷。明诸大伦撰。大伦字白川,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万历进士。事迹无征,仅据书卷首语定为诸大伦。此书依易经原目分上经、下经、上系、下系、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卷,按节逐句解义,以备科场之用,而非专家

  • 补斋口授易说

    无卷数。据《四库全书总目》,该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者名氏,题曰“门人永丰周佐编次”。“补斋”大概是他老师的号,周佐记录老师所讲授而成该书。但“补斋”不知是何许人,周佐也不详其始末,朱彝尊《经义考

  • 山法全书

    十九卷。清叶泰(生卒年不详)撰,叶泰,字九升,婺源(今属江西省)人。编撰有《山法全书》、《平阳全书》等。《山法全书》,是叶泰裒辑前人堪舆之说,又以己意进行评注,偶尔附以己作而成。其书内容,大旨以唐杨筠

  • 邵阳县乡土志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

  • 御纂性理精义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广生卒年不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