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正义

孝经正义

三卷。唐玄宗(685-762,713-755在位)注,宋邢昺(932-1003)疏。唐玄宗李隆基,唐睿宗之三子。盛唐较开明之皇帝,用贤相,出现“开元盛世”,比于“贞观之治”。天宝年间后宠爱杨贵妃,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终致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在位四十四年,庙号玄宗。邢昺,字叔明,济阴(今属山东)人。北宋著名经学家。宋太宗时擢九经及第,累迁金部郎中。真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坐讲《春秋》于殿上。后召昺与杜镐、孙奭等校定《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尔雅》等书义疏。官终至礼部尚书。该书于唐开元十年(722),玄宗注,天宝二年(743)重注,均颁行天下。《旧唐书·经籍志》载:《孝经》一卷,玄宗注。《唐书·艺文志》:“今上《孝经制旨》一卷。”其注曰:“玄宗。其称‘制旨’者,犹梁武帝《中庸义》之称制旨,实一书也。”而赵明诚《金石录》、陈振孙《书录解题》均载该书四卷,实因该书曾于天宝四年(745)刻石于太学,称为《石台孝经》,其拓本为四卷。自玄宗注《孝经》后,为之作疏者不乏其人。至宋咸平年间(998-1003),邢爵据唐行冲疏为蓝本,复为之疏。然旧文新说已不可辨。《孝经》有今文、古文之别。今文称郑玄注,古文称孔安国注。唐刘知几主古文,司马贞主今文,二者互相辩驳。后今文行而古文废。考其源流,可知今文之立,自玄宗此注始;玄宗注之立,则自邢昺疏始。该书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通志堂经解》本,明正德六年(1511)刊本,姑苏汪氏翻正德本,桐乡金氏翔和书塾翻刻南宋相台岳氏刊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初学易知解

    十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详《易图定本》条。此书每章前为口义,后附论断,乃专为童蒙讲解而设,故曰“易知”。书中偶有偏激之见,如解《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谓不仅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即使合义之

  • 两淮戡乱记

    五卷。清张瑞墀撰。瑞墀生卒年不详,字价辅,安徽霍邱人。为邑中名诸生,为安徽学使朱九香所重,后即入朱学幕。咸、同之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因为战事,两淮地区社会动荡,瑞墀离家到三河尖躲避。社会

  • 太极解拾遗通书解拾遗后录西铭解拾遗后录

    各一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对《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等书,只解其大义。因于原注下别加案语,发挥其说,故曰“拾遗”。《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笺卉

    一卷。清吴菘撰。吴菘,字绮园,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笺卉》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对黄山各种花卉图和题句加以注释和说明的。黄山僧人雪花曾经将黄山所产的各种花卉绘为图,当朝重臣、

  • 赤松游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共四十六出,卷首有丁耀亢作《赤松游始末》一文,详细纪叙其事件始末。写王子房负大志,慕张良之为人,死于流寇之难。是为纪念其友王子房而作。有清顺治间刊本。

  • 毛诗义驳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义驳》八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毛诗杂义驳》八卷,均已佚。马国翰序云:“王肃注《毛诗》以《郑笺》有不合于毛者,因复为此书。曰《义驳》者,驳

  • 绥阳县志

    九卷,民国胡仁修,李培枝等纂。胡仁,字寿良,珉州人,民国十四年(1925)任绥阳县知县。李培枝,邑人,清拔贡。明万历县令詹淑创修志乘,纂辑舆图志一部。后毁于兵燹。迨乾隆三十二年(1767)县令陈世盛又

  • 春秋国华

    十七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字敏卿,号养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嘉靖辛丑(1541)进士,改庶吉士。代礼、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卒赠少保,谥文靖。该书以鲁国十二公的顺序编年,将《

  • 义丰集

    一卷。宋王阮(约1178年前后在世)撰。王阮,字南卿,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生卒年不详。王之曾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绍熙中,知濠州,修战守具,金人不敢南侵,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召入奏,授

  • 蠖斋诗话

    二卷,清施闰章(1618-1683)撰。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其生平详见《青原志》辞目。此集属于“偶然札记”(《四库全书总目》)之作,书中记载有关诗歌的九十二则随笔,往往由事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