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统

字统

一卷。北魏杨承统(其生平不详)撰。《隋书·经籍志》载杨氏《字统》二十一卷,《唐书·艺文志》则谓二十卷,可见唐代已有亡佚。清代黄奭《汉学堂丛书》、任大椿《小学钩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顾震福《小学钩沉续编》、近代龙璋《小学搜佚》皆有辑本。从诸本所辑来看,是书多为谬说,谢启昆《小学考》说它“实开王安石《字说》之先声”。如《九经字样》引之云:“笑从竹从夭,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四分律音义》引之云:“窳,懒人不能自起,瓜瓠在地不能自立,故字从‘瓜’;懒人又恒在室中,故从‘穴’。”均以形声字为会意字,随意附会,无可取之处。

猜你喜欢

  • 或庵评春秋三传

    无卷数。清王源(1648-1710)撰。王源字昆绳,号或庵,大兴(今属北京)人。早年任侠,喜谈王霸、兵略及前代典章制度,曾从魏禧学古文,认为“《左》、《史》、昌黎之外,无足重者”,后参与修《明史》,撰

  • 锦带

    一卷。旧本题为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梁元帝萧绎(508-554)撰。但看其每篇自叙之言词,不象帝王之所言。从词气来看,亦不象六朝之作。亦非唐人的风格。疑为宋人所为。按

  •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一卷。唐代释法顺(556-640)撰。法顺,俗姓杜,雍州(今属甘肃境内)人。十八岁出家为僧,依因圣寺珍禅法师受业。法顺学高法深,声闻朝野。唐太宗时,曾允许他进入内庭禁地。他弘法传教,著述受业凡八十四个

  • 家乘述闻

    一卷。清龚守正(见《自述年谱》)撰。该书记其家史,自先世谱牒,直至伯叔兄弟,旁及姻戚,中纪本身仕官经历。书中间涉神怪。现有石印本。

  • 毛诗重言下篇补录

    一卷。清徐永孝撰。徐永孝字仁甫,事迹无从考证。他发现王筠所撰写的《毛诗重言》一书对于学诗的人有较大的帮助,只是下篇中的遗漏较多,而且不少句子也没有举例加以说明。于是,他撰写了《毛诗重言下篇补录》一书,

  • 骈志

    二十卷。明陈禹谟(生卒年不详)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

  • 小兰陔集

    十二卷。清谢道承(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谢道承,字又绍,号古梅,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侍郎。本集诗十卷,文二卷。道承假归养亲,取“南陔补亡诗”语名集。

  • 六朝通鉴博议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又字子真,号巽岩。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年间进士,最初在川中任地方官多年,关心民瘼。后任内外官,主持修史时间最长,对当代典章制度颇为谙熟。后

  • 五经心义

    明王崇庆(详见《周易议卦》)撰。此书是把其旧著的《书经说略》、《诗经衍义》、《春秋断义》、《礼记约蒙》与《周易议卦》五书合为一书,除《周易议卦》无序外,其余均有自序。大致都是剽掇旧文,罕有心得。

  • 弘山集

    四卷。明张后觉(1512-1578)撰。张后觉字志仁,号弘山,茌平县(今属山东省)人。张后觉生而聪慧,事亲孝。早岁,闻良知之说于县教谕颜某,遂精思力践,偕同志者讲习。已而徐樾以王守仁再传弟子来为参政,